2023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x

2023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六年级共有299名学生参加升学考试,通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较好,本学期的知识点掌握较好,综合运用力较强。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的都得到了提高。从整体上来看,本次检测基本达到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二、期末考试结果分析1.考试结果基本数据(三率一分)学科考生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60分以上)良好率(80分以上)优秀率(90分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科学29928517.9657.53%12.37%0.67%4.68%2.各分数段百分比分数段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3030分以下人数235686760332014百分比(%)0.6711.722.7422.4020.0611.036.74.73.成绩情况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本次六年级科学升学试卷题型比较丰富,有填一填、选一选、连线、判断对错、实验探究等几大版块,涵盖了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达到的水平。试卷题目源于课本,由基础性的“科学概念”,到需要学生亲身经历的“科学调查”,再到考查学生能力的“实验操作”题目,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促使学生在构建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二)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本次科学期末检测试卷的难易度还是较合理。根据分析,试卷中容易题占70%,稍难题占20%,较难题占10%,因此试卷难度结构相对合理。(三)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1、填一填:主要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出发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该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出错,学生完成质量不太理想。全部答对的学生很少,个别学生出现错别字。2、判断题:主要考察教材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全班有一半的学生出错,出错在第1、5小题,这些题在讲课和复习中不止一次说过,我觉得一是由于审题不细心而导致出错,二是有的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选一选:学生完成质量比较理想。多数学生答对,但个别学生失分较多,我觉得是上课不注意听讲造成的。4、连线题:主要是对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虽然也进行了复习,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认真听讲,因而完成质量不太理想,出错率比较高。5、实验探究题:此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影子,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符合新课程的目标。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是在实验时没有认真参与,对内容没有掌握,看来这也是今后应该注意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认真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四)从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理解的不够透彻,在以后的教学中:1.要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组织班级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2.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教活。3.重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分析、理解和归纳的能力。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4.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5.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理解力。三、改进措施通过上面的分析,反映出在科学课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由于条件等因素而导致许多科学实验很难开展,导致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弱。在平时上课中,由于没有充足的器材,教师有时只能通过集体演示,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经历,便很难掌握要点。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用心的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周围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及事物的兴趣,并且能够用心的进行探究。2.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潜力。在教学中,教师用心的调动学生用心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用心的对于周围的世界进行提问,猜想,设计操作方案或者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验或者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