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税总16号公告专业实务操作建议.doc
上传人:Th****s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热门】税总16号公告专业实务操作建议.doc

【热门】税总16号公告专业实务操作建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税总16号公告专业实务操作建议基于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6号,以下简称“16号公告”)只是一个转让定价的反避税规定的认识,16号公告执行中,纳税人在实施与所有相关“不得扣除”的费用支付的业务操作时,应全面、系统地分析、思考现有相关的体系化的转让定价法规精神,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施行)》(国税发[2009]2号)、《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对外支付大额费用反避税调查的通知》(税总办发〔2014〕14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特别纳税调整监控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4号)及2014年9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BEPS宣讲会上,国际税务司廖体忠司长在会议上发表的专题演讲中,关于在BEPS十五项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归纳的十五项中国税务机关视为“不可接受”的纳税人行为,以及廖体忠司长2014年6月4日在华盛顿参加税务研讨会时明确表示,国税总局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审查,并引入受益方测试、需求方测试、重复性测试、价值创造测试、补偿性测试和真实性测试(六项测试要求)对关联企业间服务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判定进行全面研究,理性判断各项劳务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能否满足独立交易定价原则的精神,自行评估各项支付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及风险程度,从而为日后可能面临的税务部门的挑战事先积极选择合宜的规划和未来应对方式和技巧。一、明确高风险的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费对外支付的主要类别(一)高风险特许权使用费支付今后,境内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此项支付首先要进行自我风险分析,应特别注意极易为税务部门挑战的高风险特许权使用费支付。依据上述相关背景分析,高风险的特许权使用费总结如下:1、境内企业与境外关联方一起参与特许权开发并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发挥重要作用,或无形资产价值直接在境内形成。如境外关联方的品牌由境内企业投入大量宣传费和市场营销费用,使其在境内就形成著名品牌,但依然向境外关联方支付大额商标授权使用费;2、分摊特许权使用费研发成本,但不考虑中方在无形资产开发、提升、维护、保护和利用中的贡献,以及中方的职能、使用的资产和承担的风险所创造的贡献,而仍向境外关联方支付大额特许权使用费用;3、高新技术企业发生巨额亏损或微利但仍向境外关联方支付大额特许权使用费,或单一功能企业亏损或微利的同时还对外支付大额特许权使用费;4、特许权受益人本身无经济实质、处于低税负地区、受益人资产明显偏低但仍收取大额特许权使用费,造成功能、资产与收入不相匹配;境外关联方没有参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但仍向境内关联方收取大额特许权使用费;5、无形资产价值已经基本耗尽或法律保护年限基本结束但仍收取大额特许权使用费;6、每年按营业收入的固定比例向境外关联方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特许权使用费率明显高于正常标准的;与此同时,我国税务部门也会对中国境内企业在无形资产开发、价值创造中已经形成成果、自身品牌等,但向境外企业提供时没有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情形提出挑战;7、“走出去”企业向境外子公司或关联企业提供商誉、商标、专有技术和客户清单等无形资产时,却没有收取相关使用费。(见江苏省国税局制定的《2014-2015年度国际税收遵从管理规划》)8、境内关联方提供了关联研发服务,未体现相应收益或回报等;9、人为操纵特许权使用费和混淆特许权使用费与技术服务;如复杂业务企业发生大额特许权使用费;或企业发生大额先进设备采购和技术服务支出而无特许权使用费支付等。(二)高风险的服务费支付税务部门挑战高风险的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管理费时,《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对外支付大额费用反避税调查的通知》的清晰指引构成了税务部门目前进行实操的主要考虑依据,同时对各项服务费支付是否满足六项测试要求,对存在以下高风险的对外支付进行评估、调查:1、境外母公司并没有向境内企业提供特定的管理服务,未使境内企业直接受益或增加直接的收益,仍以管理费名义固定或经常向集团内企业收取管理费,以及仅属于股东或集团内高层的活动而分摊的服务费、管理费等;2、跨国集团总部采用建立全球服务成本池模式,将全球服务成本池中的费用分配给亚洲地区总部,亚洲区总部再分配给中国子公司。此项服务费用分配不区分不同受益程度,或分配口径不一致,导致境内子公司不合理承担服务费。3、因关联的第三方接受特定服务而使境内关联企业间接受益,向境外服务方支付大额服务费或进行服务费用分摊;4、购销业务规模反常,但采取收取多名目服务费用(如同时收取咨询费、管理费、服务费、佣金等众多名目的服务费用)、虚列劳务费用,不合理分摊劳务费用,将征税项目混淆为不予征税项目等违反真实性测试的劳务费支付等情况;5、其他不满足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