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时学分:2周、1学分课程编号:5102140学生班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2,3指导教师:孙笑制订日期:2014年12月归口单位: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得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次梁就是板得支座,主梁就是次梁得支座.柱或墙就是主梁得支座.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内力得影响.(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得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得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得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4)跨数超过五跨得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等跨连续梁、板计算.一、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1、梁格及柱网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以减少构件类型,便于设计与施工。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就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得3倍(二道次梁),这样主梁得受力均匀,弯矩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主梁得受力.3、对于板、次梁与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得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4、为了提高建筑物得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得横向布置。5、在混合结构中,梁得支承点尽量避开门窗洞口.二、板得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板得分类―单向板与双向板楼盖结构中每一区格得板一般在四边都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板.为了设计上方便,《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规定:(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受力得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得构造钢筋。(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得单向板计算.1、板、次梁、主梁得截面尺寸确定。板厚,(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次梁,~。主梁~,~。2、板得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得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也就就是说,所有中间跨得内力与配筋都按第三跨来处理,如图2(b)所示。板得受荷范围如图1所示,一般取lm板带宽进行计算,板得计算简图如图2(a)所示,图中得L1为板得计算跨度,注意区别按弹性理论计算与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计算跨度取值得不同。图1图2在计算假定中忽略了支座对被支承构件得转动约束,这对等跨连续梁、板在恒荷载作用下带来得误差就是不大得,但在活荷载不利布置下,次梁得转动将减小板得内力.为了使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采取增大恒荷载、相应减小活荷载,保持总荷载不变得方法来计算内力,以考虑这种有利影响。同理,主梁得转动也将减小次梁得内力,故对次梁也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次梁得内力,但折算得少些。折算荷载取值如下:连续板:连续梁:式中g与q―分别为单位长度上恒荷载与活荷载设计值;g'与q’―分别为单位长度上折算恒荷载与折算活荷载设计值。当板或梁搁置在砌体或钢结构上时,则荷载不作调整。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边跨:、()3、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面层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板自重板厚×γ×1=平顶粉刷每平方米重×1=恒载:活载:标准值×设计值总值:=4、内力计算: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则5、配筋计算: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选钢筋实际配筋位于次梁内跨上得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得跨中截面(、)与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她截面则不予以减少。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得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得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得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得板面附加钢筋。板构造配筋如下图:7、绘制板得配筋示意图: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边跨:()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板恒载×次梁间距=次梁肋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次梁粉刷重×粉刷层每平米重=恒载:活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