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案(必看)编辑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登鹳雀楼教案(必看)编辑最新精编.docx

登鹳雀楼教案(必看)编辑最新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模板七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登鹳雀楼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局部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身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干看得远。)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六、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目:比“日”多一横。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七、誊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2.练习背诵。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3.完成课后练习3。登鹳雀楼教案篇2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能力目标: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讲授新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