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C、煤炭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考点】能源的分类2.【答案】D【解析】A、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插入水中的钢勺在水面处“弯折”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此选项符合题意。【考点】光的色散3.【答案】C【解析】陶瓷碗、橡胶手套、塑料笔杆都属于绝缘体,钢尺属于导体。【考点】导体4.【答案】A【解析】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袋、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用地膜覆盖农田,都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而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液体的温度,故加快了蒸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5.【答案】A【解析】A、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B、电脑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热效应工作的;C、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6.【答案】B1/13【解析】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符合题意;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7.【答案】A【解析】A、为防止因为干路电流过大引起火灾,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故A正确;B、为防止触电,更换和维修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故B错误;C、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故C错误;D、用湿布擦灯具,水是导体,会使人触电,故D错误。【考点】安全用电原则8.【答案】C【解析】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汽车和路面的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不符合题意。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C、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扎进去。符合题意。D、图钉帽做得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9.【答案】D50m【解析】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μm,所以PM2.5的直径=2.5m20【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10.【答案】A【解析】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使温度发生变化,不合题意;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使温度发生变化,不合题意;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路面的内能,属于热传递增加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11.【答案】D【解析】A、玻璃属于固体,玻璃可以传播声音,故A错误;B、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则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2/13【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2.【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教室的照明电路额定电压均为220V,则四盏灯全部正常发光,则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能是并联;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在控制得两盏灯的干路上,A、四盏灯串联,故A错误;B、四盏灯并联,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故B正确,符合题意;C、四盏灯并联,一个开关为总开关,控制四盏灯,故C错误;D、四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