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母亲散文.docx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永不放弃母亲散文.docx

永不放弃母亲散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不放弃母亲散文永不放弃母亲散文母亲去城里务工没有一个月,倒是换了几份工作。她找工作的执着和频繁跳槽的经历,让我听后哭笑不得。这个不服老、不听劝,一心想去城里见世面的母亲,真有些老妇聊发少年狂的劲头。在五个子女全都成家生子之后,辛苦了一辈子的她,本该歇歇气儿,过几天清闲日子,可母亲却有她自己的想法:趁现在还能干点事,她想去城里找份自食其力的活儿,换个心境儿,也让年轻人在家历练、历练,尝一尝柴米油盐当家过日子的滋味。刚过完年,不顾儿女们的反对,母亲就托在城里打工的熟人四处给她找活干。劝不住她,就只好让她去城里开开眼,闯一闯,如果找不下工作,自己碰了壁,收心回来倒也好。可母亲偏是个不肯轻言放弃的人。在小饭馆里当洗碗工,弯着腰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几天下来,母亲就腰酸背痛脚浮肿,实在撑不住。辞工后又找了份扫路的活儿,每天凌晨四点半得起床做饭,六点上工到下午七点下工,除了中午吃饭,整天都得在路上守着,风里来雨里去且不消说,单是那份孤寂就够母亲熬得了!随后母亲又托人找了份家政工作,照看两位老头老太的日常生活。两位老人无病无痛的,待人亲切,和母亲挺对脾气,母亲很满意这份工作,总算在城里扎下了根。几个月后,老头子因突发脑溢血病故。触景生情,母亲想到了家中的老伴,牵挂起她的果园,于是赶紧辞工回家。想想母亲这大半生立身处世的人生历程,就像一本又厚又重的书,读着它,作为女儿,我的心中有太多的喟叹!母亲是在山里长大的,作为长姊,十一二岁的.她除了做饭、打猪草,喂牛、养鸡手脚勤快外,还像个小母亲似的,每日里看护着弟妹们。冬天里衣衫单薄的她,幸亏守着山林,有那红红的火塘,否则只有冻僵的份。小姨五岁时脖子上长了个痘疮,外公外婆忙着挣工分顾不上管,只说女娃命贱,抗一抗,就没事了。看着妹妹小脸蜡黄病歪歪地躺在炕上不吃不喝,母亲又担心又心疼。她硬是自作主张背起小姨,翻山越岭赶了二十几里山路,来到山外的镇上找了医生。医生给小姨处理了化脓的伤口,敷了药,说再延误些日子,孩子就没治了。母亲搂着小姨,流着眼泪哽咽难言。回去的山路上,母亲不停地唤小姨的名字,生怕缺精神的小姨在她的背上死去。听母亲讲这段经历时,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善良和魄力。母亲从十八岁嫁给父亲到现在,已近五十个春秋。大半生的日月,他们白手起家,从给家里添置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一头牛,一台电视机做起,像天下所有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一样,凭着勤劳和精打细算过光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有一副好身板,她不是和父亲披星戴月地在田里、果园里劳作,就是坐在缝纫机前或灯下做针线活儿。三十岁之前,她的五个孩子相继出生,全家人的吃穿用度,全凭地里的出产和她的苦心经营。年轻气盛的她很少舒心地笑过,那时常凝成川字的额纹里刻着太多的压抑和苦累!一连生了几个丫头,让她在众妯娌和乡邻面前,老有一种难言的自卑和憋屈。而她偏又是个心高气傲的女人,家里缺劳力,可她既不向别人张口,也不让他人看笑话,就只有和父亲不分晨昏地在地里打拼着。丫头虽多,可哪个也舍不得送人,一个个收拾得齐齐整整,干干净净。有一年寒冬腊月,为了让我和姐姐过年有新衣穿,母亲和邻居大妈分头扛着几十斤豆子,摸着黑步行二十里去赶集,想粜了粮食为我们姐妹做新衣。等她们顶着一头霜花到了镇上,早集却散了。她又饿又累又气直抹眼泪,却不甘心白跑一遭,饿着肚子等了大半天,才等到一个买主,好歹贱卖了些钱,终于为女儿买了几尺花布。为了省钱,大人小孩身上穿的衣服鞋袜,都是母亲自己裁剪缝纫、熬夜赶做。每年临近过年时,母亲在院子里的缝纫机前,埋头一坐就是一整天,穿针引线,脚踏手抻,直忙的头昏眼花,整个人都冻成了冰疙瘩!年三十晚上,她还赶着在灯下给我们姊妹绱鞋、钉扣子,年饭都是姐姐和父亲做的。只有年初一,她才有时间倒在炕头,美美得睡个囫囵觉。眼瞅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一个个婚嫁,母亲操心劳神却心里欢喜。每个外孙出生,母亲都是最高兴最忙活的人。伺候女儿坐月子,整篓子鸡蛋给女儿送,外孙满月时,给外孙从头到脚做衣服鞋帽,铺的盖的全是手工活。三九寒天给小人儿洗尿布屎片,手冻得又红又肿,一晾就是满竹竿。我女儿小时候没奶水,母亲就买了一只羊,天天和父亲换着班给羊割草,给女儿挤奶,再煮开了晾温了给女儿喂,一晚上得起来好几次,从没嫌过泼烦。尤其是孩子晚上发烧,母亲不想让我大老远从学校赶回来,就自己抱着孩子,让父亲打着手电陪她去医院,一点都没有马虎过。带一天孩子比干一天农活还累,但母亲并没有什么怨言。三妹在新疆生小孩时,母亲不放心,还千里迢迢地赶去伺候月子。弟弟的孩子出生两个多月时得了肺炎,是母亲白天黑夜的守在医院里,既要陪着笑脸安抚年轻的媳妇,又要精心守护着婴儿配合医生治疗。眼巴巴地看着医生给孩子头上脚上扎针,孩子哭得声嘶力竭,一向坚强的母亲心疼得眼泪直淌。半个月下来,染过的头发又是霜花点点。几个孙儿从小到大,不知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