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背诵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2.隋统一后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下令开凿大运河。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3.开通运河的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2.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军事: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二: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武则天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官吏。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农业:在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丝织业中蜀锦为代表。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汉藏之间.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和亲的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跟其他少数民族:唐太宗因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等。2.唐朝书法名家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3.唐朝的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一:遣唐使1概况: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多达十几批,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2.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鉴真东渡1概况.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百折不挠,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2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玄奘西行1.概况: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难,历经磨难。他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贡献:玄奘将佛经带回,并主持翻译;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局面形成。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过程: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