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答案:①开篇直抒胸臆,用“离忧”“怆”等词语直接抒写自己面对分水岭时内心的忧伤。②后文着重借景抒情。颔联借浪涡回旋(huíxuán)、曲涧深幽,表现诗人惆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颈联描绘迥异的南北风景,借此表现诗人告别京城、远离中原的哀伤;结尾以“霜晨”“寒风”形象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哀怨。抒情(shūqíng)手法(方式)直接(zhíjiē)抒情——直抒胸臆比如(bǐr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直接抒情。有的诗歌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兼有。如唐代诗人高适的七绝《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哪里是直接抒情?哪里是间接抒情?诗的前两句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北国寒冬(hándōnɡ)图: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以这暗淡的景色暗示送别友人时内心无尽的伤感、凄楚之情。后两句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质朴而豪爽。2、间接(jiànjiē)抒情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进一步推究,借景抒情又分为(fēnwéi)触景生情、以情驭景、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触景生情:先看到景,由眼前之景引发某种思想感情(gǎnqíng)。以情驭景:作者心中已经先有了某种感情(gǎnqíng),然后根据主观感情(gǎnqíng)来选取景物。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中止,转为写景(xiějǐnꞬ),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bùjìn),高高秋月照长城。”第三句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bùjìn)”三字,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练习: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chuísǐ)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请你说说最后一句话的妙处。以乐景写哀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rénwù)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rénwù)的欢乐。练习: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gǎnqíng)?抒情手法有什么特点?(2)托物言志(yánzhì)区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①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shìwù)。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②托物言志的“志”指的是理想、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人格目标;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思念、赞美、快乐、悲伤、惆怅、失落、豪壮等情绪。例如: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表达(biǎodá)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说说你会本诗主题(zhǔtí)的理解。(3)借物喻理练习: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释】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思考:这两首诗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zěnyàng)的启示呢?参考答案:(其一)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其二)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tūchū)春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