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广局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工作方案一、组织领导“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财政局联合主办,各镇、街道为活动实施主体。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二、指标任务根据各镇、街道行政村和中心村的分布情况,按指导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确定放映和演出指标如下:1.20xx年电影放映总场次为660场,全部为数字放映:其中蛟川街道132场;庄市街道100场;骆驼街道214场;澥浦镇87场;九龙湖镇115场;招宝山街道12场。2.20xx年戏剧演出总场次100场,其中蛟川街道18场、庄市街道14场、骆驼街道30场、澥浦镇12场、九龙湖镇16场,雄镇大舞台专场演出10场。各镇、街道文化站应按指导指标制定年度放映和演出计划,合理把指标分解到村或放映点,并将全年具体计划安排(包括放映和演出时间、地点、场次)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科备案。若遇特殊情况,指标和计划可作适当调整。三、运作机制(一)按市场运作方式组织电影放映和演出工作1.电影放映:放映主体的确认,本年度农村电影放映可继续由上年度(20xx年度)经市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后中标的放映队承担放映任务,与有放映指标的各镇(街道)、村签订放映协议,我区不再另外招标确认。改变放映模式,实现服务创新,科学合理安排放映场次,对在人员集聚的卫星镇、中心镇、城乡结合部、中心村、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撤村建社区的居民区、人员较多的工矿企业等设立放映点和安排场次,由各镇、街道提出申请,区文广新局认定,从严把关,不限于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规定,但全年每个观众非常多的放映点放映也不得超过48场,同时,实际居住人口较少的行政村,适当减少放映场次,但绝对不得出现放映空白村。经许可在人员集聚的广场、卫星镇、中心镇、中心村、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撤村建社区居民区的放映场次,由放映点的管理单位在“市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数字放映回执单”行政村意见栏签字盖章确认。2.戏剧演出:演出主体的确认。本年度演出剧团和中介机构及其演出剧目,参照2012年度由市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后确认的千场戏剧进农村演出资格中标单位承担演出任务,我区不再另外招标确认。经过政府采购程序中标的各演出剧团和中介机构,与有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达指标的行政村签订演出协议,按协议约定时间演出农民群众自主选择的剧目。演出价格按不高于政府采购目录价的原则由镇(街道)、村和演出剧团、中介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其中属政府补贴部分的资金由演出剧团和中介机构凭协议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领。对没有演出指标的,按市场化原则,由行政村与演出单位自主协商,政府不予补助。(二)政府补助标准1.电影放映场次补贴。放映费用采用市、区财政、镇(街道)和电影院线公司分别负担的办法,严禁向行政村(中心村)或农村群众个人收取与农村电影放映有关的任何费用。其中:市财政给予每场电影放映补贴100元,区财政给予100元配套补贴;由于商业片与公益片所产生的`片租差价,由区财政给予每部20元的补贴;其余由各镇、街道给予补贴。2、戏剧演出场次补贴。对有演出指标的行政村,市财政给予每场戏剧演出补贴1500元,区财政给予配套补助1500元。其中:演出合同总价不足3000元的,仅补足其差价;对超出演出合同总价3000元的部分,由镇(街道)给予适当补贴。(三)政府补贴的核拨程序:1.各镇、街道文化站作为具体实施和监督机构,应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的统计核报工作,各放映队填报的“万场电影进农村”放映回执单和各演出团体填报的“千场戏剧进农村”演出回执单需经镇、街道文化站审核并签字盖章。各镇、街道文化站请分别于5月28日、10月28日前,填报一次《市“万场电影进农村”放映经费补助统计表》和《市“千场戏剧进农村”演出经费补助统计表》(见附件),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汇总审核。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汇总审核后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核,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完成审核后,经市财政局审核确认,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下达市级补助资金。2.区财政局及时把市级补助资金及区级配套资金拨付给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各放映队和演出单位每半年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领“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专项补助资金。四、保障措施(一)各镇、街道要把实施“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要明确一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各自的具体实施细化方案,确保人员到位、思想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积极创新机制,扎扎实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并于5月30日前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科备案。(二)各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大对“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的宣传,及时报道这项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