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doc
上传人:是翠****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9/NUMPAGES总页数9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在山区一般发展()A.蔬菜B.花卉C.粮食D.林木3、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A.B.C.D.4、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5、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俄罗斯6、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三面临海D.气候复杂多样7、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和纬度最高的岛屿分别是()A.北海道岛、四国岛B.本州岛、四国岛C.本州岛、北海道岛D.九州岛、北海道岛8、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A.中部较为低下,四周高B.地形以山地为主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南部较低,北部较高9、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10、读图,示意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11、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海洋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2、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马达加斯加岛C.格陵兰岛D.钓鱼岛13、纵贯美洲西部的著名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阿特拉斯山系14、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15、北回归线通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有:()A.台湾、广东、海南、云南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16、下列商品中,最不可能从俄罗斯进口的是()A.石油、天然气B.服装、玩具C.木材D.铁矿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A.亚洲部分B.西西伯利亚平原C.乌拉尔山区D.欧洲部分18、以下聚落中既属于中国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云南省丽江古城B.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C.意大利威尼斯城D.西班牙托莱多19、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结合两图分析可以看出()A.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B.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20、下列对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属于南半球的国家B.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C.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D.是一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1、假如要建造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位置应选在()A.赤道B.极圈C.北极点D.南极点22、我国最大的城市是()A.长春B.南昌C.上海D.拉萨23、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A.赤道地带B.回归线附近C.中纬度地带D.两极地区24、下列岛屿不属于亚洲的是()A.苏门答腊岛B.台湾岛C.菲律宾群岛D.大不列颠岛2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A.贝加尔湖B.里海C.苏必利尔湖D.密歇根湖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_____,纬度______,从东西半球看它位于_____半球,从低、中、高纬度看,它位于______纬度。(2)B点的经度______,纬度______.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_____半球。(3)④点的经度_______,纬度______,④位于②点的_______方向。(4)①②③④点所在的纬线,长度最长的是______.②③两点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________。2、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左图是黄土高原范围图,右图是我国苹果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位于_____(山脉)以西,_______(山脉)以北,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_等省。(2)下列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资料1: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3)信天游中反映出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完成下列框架图,认识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①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