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新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合理性新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合理性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号2011SJD840011);常州大学2011年青年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可持续消费与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低碳消费等概念被视作类似的概念,学界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不严格。然而通过对可持续消费及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和已有的定义分析,可以发现“可持续消费”较其他三个概念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因而具有合理性。可持续消费概念具有人本主义、持续性、发展性和“人-社会-自然”三重性等内涵特征,避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使得可持续消费的研究视角多元化。关键词:新可持续消费概念内涵特征合理性引言当今世界消费主义滥觞,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无度索取导致生态危机恶化。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恶果,人类警醒,开始反思现有消费模式的危害,并提出了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等一系列概念来倡立一种合理的消费模式。不过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对以上概念进行明确统一的界定,使用时也不甚严密,有的一篇文章里同时使用两个概念,有的是将两个及以上的概念组合使用,如低碳绿色消费、低碳可持续消费等。这种混乱不利于学界根据相关概念的明确内涵和外延,选择一个合理的概念并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来引导政府决策和人们的消费行为。故而从这些概念出现的背景和已有的定义分析出发,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顺其关系,从中选择一个更为科学、全面的概念或创新地提出更全面、更具发展性的概念成为必要。可持续消费及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和已有定义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恢复与膨胀加剧和扩大了环境恶化,相继出现日本水俣病、英国伦敦大气污染、美国光化学烟雾等环境公害事件,人们开始关心环境保护。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和平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问题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绿色议题进入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最终形成一个颇有规模的“绿色运动”。“绿色消费”是“绿色运动”中的一个议题,它最早是在1987年由英国人JohnElkington和JuliaHailes在其著作《绿色消费者指南》一书中提出。他们从消费对象即从产品的角度对绿色消费进行外延的界定:消费的产品和消费的过程要无污染和不浪费大量的资源,具体“绿色消费”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明确。其后也有人对绿色消费进一步进行阐述,但基本上与以上概念没有太大变化。就在“绿色”一词仍在流行时,“可持续”的概念开始出现。1981年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概念。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消费”,并从广义消费的角度对此作了定义,提出了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消耗、不危及后代等关键词。后来“可持续消费”概念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关注,分别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如1995年汉城“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手段研讨会”、2002年北京“中国首届可持续消费论坛”、2004年UNEP“部长圆桌会议”等。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受和研究可持续消费。他们在内罗毕报告的定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内涵扩展,如增加了公平性原则、满足人三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的原则和“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的双赢原则。不过至今“可持续消费”还没有形成统一定义,新的解释仍将涌现。“生态消费”概念稍晚于“可持续消费”。1994年,国内最早提出“生态消费”概念的是黄志斌等学者,不过他们并没有明确定义这一概念,只是指出消费要不构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后来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伦理学的影响下,有一些学者反思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也接受了“生态消费”的概念。2007年“十七大”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口号,此后学界对生态消费的研究急剧增加。明确对生态消费进行定义的学者并不多,其中邱耕田的定义影响较大,引用率颇高。他指出: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此定义凸显了一种系统的观点,即把人与生态环境共置于一个系统之中,并把人类的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进入21世纪,人类依赖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