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吴昌硕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吴昌硕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吴昌硕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吴昌硕墓志铭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04-0710:00:02小编:admin丁卯岁之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卒于沪上。居沪士大夫与其游旧诸门弟子,及海东邻国游客侨贾慕向先生者,类相率奔走吊哭。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篆刻本秦汉印玺,敛纵尽其变,机趣洋溢;书摹猎碣,运以铁钩锁法;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画则宗青藤、白阳,参之石田、大涤、雪箇。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归于孤赏。其奇崛之气,疏朴之态,天然之趣,毕肖其形貌,节概情性以出。故世之重先生艺术者,亦愈重先生之为人。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苦铁咸所自号,浙江安吉人也。少遭寇乱,所居村屠杀,编户几尽。祖母氏严、母氏万并弟妹及聘妻章氏皆殉之。先生持父转徙,亦屡脱于濒死。由是茹痛习苦终其身。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久留吴会,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于杨叟岘,任叟颐磋磨尤笃。晚岁转客沪上,艺益进,名益高。日本人士争宝其所制,挹其风操,至范金铸像,投置孤山石窟,为游观胜处。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洒然物象之表,别蕴神理。老病聋,然接对宾友,恣谈不倦。复数结侣入歌场,危坐端视,默揣节奏低昂,曲终而后去。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先生不忧贫,遂时推所获恤交游戚党。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先生笑曰:“使彼果皆用目者,吾曹不几饿死耶?”虽戏语,亦可窥见先生不自护其能而矜所长也。先生卒年八十有四。岁壬申某月日,归葬杭州塘栖之超山。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官海盐教谕;考讳辛甲,举人,截取知县。所聘章恭人已死寇难,乃娶施恭人,精勤慈俭,能佐先生成其志,前先生十年卒。子育、涵、迈。女一,育殇。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篆隶,互传先生一艺以自名。著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会。酒罢,揖别先生层楼上,对之竦然,若古木,若瘦藤寒石,缥渺出霄光霞气中也。未几而先生死矣。(节选自散原精舍文集)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迹其所就迹:考察B.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彦:有才学、德行的人C.危坐端视危:高D.吾曹不几饿死耶曹:辈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昌硕年少经历寇乱,一生都饱含痛苦,老时又多病耳聋,但他仍不改生活情趣,而且能够救济别人。B.吴昌硕艺术创作,既能向古今人学习,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出自己的节操性情。C.吴昌硕的很多作品虽然被外国人当做珍宝,荣誉超过了很多中国名人,但他并不夸耀自己的才能。D.吴昌硕的妻子能协助他完成志向,他的子女继承了他艺术的创作技艺,篆书隶书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他。7.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2)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3)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答案:5.C(端正)6.D(“篆书隶书成就超过了他”无中生有)7.广交朋友、热心,平和、谦虚,洒脱、幽默。8.(1)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怀,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2)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为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后就辞官离去。(3)出售作品后,名声传扬于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人连接不断。【参考译文】丁卯年的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在上海去世。在沪士大夫和他的旧交、诸弟子及海邻国游客、爱慕崇敬先生的海外商人,都相继赶来吊唁哭泣。先生因为诗书画篆刻记得负盛名几十年。他的篆刻以秦汉印玺为基础,收敛放纵竭尽它的变化,充满趣味。书法摹仿猎碣,运用铁钩子锁法。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臆,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画作学习青藤,白阳,参考石田,大涤、雪箇。考察他的成就,没有不驾驭包容各家妙处,与古代大家之法暗合,不落窠臼,最终能体现自我独特个性。他奇崛的气韵,疏放朴实的态度,天然的乐趣,完全像他的形貌,节操性情也由此表达了出来。所以世上的重先生艺术的人,也越来越重视先生的为人。先生名俊卿,字昌硕,后来用字流传于世,缶庐、苦铁都是自己所起之号,浙江安吉人。年轻时遭遇战乱,所住的村落遭屠杀,所住人家几乎全部被杀光。祖母严氏、母亲万氏和弟弟妹妹及妻子章氏都惨遭杀戮,先生带着父亲辗转迁徙,也多次从濒临死亡的困境中脱离出来。因此终其一身都饱含痛苦。考上诸生之后,贫困严重,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就辞去了。长期留在吴会,全部结交当时通达高雅博闻擅长技艺的才俊,和杨岘老人,任颐老人切磋最深。晚年辗转客居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