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作为子女,_________、_________,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________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________有着很大的差异。3、在班级建设中,____是保证公平的前提,用___的规则管理班级事物,可以实行对所有人、各种事的标准一致。4、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______的,所以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________的形象。5、________可以传递正能量。6、地球是人类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们的________。7、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________,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________。“失信不立”是恒古不变的人生哲理。8、父母对子女有________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的义务。9、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_________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10、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_______期盼。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签订于1842年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2、以下哪项重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A.蒸汽机B.发电机C.打印机3、下面那种行为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公共权益()。A.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B.在人行道上摆摊C.爱护社区体育设施4、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A.自由平等B.遵纪守法C.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5、以下哪个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奉献、友爱、互助、进步6、()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A.1998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日C.1997年7月1日7、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影响别人,你应该()。A.在背后议论他B.站在角落里不说话C.劝说对方考虑别人的感受8、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赔款()万银元。A.2100B.2200C.23009、下面哪个城市的标志是“拓荒牛”()。A.深圳B.珠海C.汕头10、我国的“四大发明”是()。A.纺织技术制陶技术火药印刷术B.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C.印刷医药造纸司南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3、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4、雯雯认为接到“外卖小哥”的送餐时不必感谢。()5、“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成功的。()6、圆明园被毁,那是旧中国的事,类似的事情在现在或者将来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发生。()7、阿辉放假后尽情的玩手机、看电视,无心做假期作业。()8、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偶然发现。()9、文明礼貌不是空洞的口号,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10、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四、连线题。(共10分)1、将名人与其称呼连起来。杂交水稻之父李四光地质力学的创立人袁隆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孙中山两弹元勋林则徐禁烟民族英雄李大钊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邓稼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邓小平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你还了解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哪些新风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好山好水好风光,祖国处处是美景。我们应该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呢?(请写出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