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有关.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与历史人物有关.docx

与历史人物有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与历史人物有关第一篇:与历史人物有关与历史人物有关望梅止渴—曹操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指鹿为马—赵高完璧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图穷匕见—荆轲卧薪尝胆—勾践七步之才—曹植闻鸡起舞—祖逖江郎才尽—江淹胸有成竹—文与可一字千金—吕不韦毛遂自荐—毛遂志在四方—毛遂洛阳纸贵—左思以人为镜—李世民曾参杀人—曾参陈陈相因—司马迁入木三分—王羲之怒发冲冠—蔺相如双管齐下—张璪囊萤照读—车胤墨守陈规—墨翟目不窥园—董仲舒背水一战—韩信纸上谈兵—赵括磨杵成针—李白乐不思蜀—刘禅围魏救赵—孙膑暗渡陈仓—韩信凿壁偷光—匡衡破釜沉舟—项羽刮目相看—吕蒙黄袍加身—赵匡胤朽木粪土—孔子相煎何急—曹植投笔从戎—班超紫气东来—老子始终不渝—魏征老马识途—管仲出人头地—苏轼脱颖而出—毛遂士别三日—吕蒙方寸已乱—徐庶白驹过隙—宋太祖下笔成章—曹植东山再起—谢安髀肉复生—刘备叹为观止—季札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三寸不烂之舌—毛遂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与历史人物相关的80条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10、接竿而起(陈胜)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16、暴殄天物(武丁)17、暗渡陈仓(韩信)18、嗟来之食(黔敖)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36、赤膊上阵(许褚)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69、曲高和寡(宋玉)70、开卷有益(宋太宗)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救将(吴起)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