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出塞》赏析.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蝶恋花 出塞》赏析.docx

《蝶恋花出塞》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蝶恋花出塞》赏析蝶恋花出塞赏析2021-05-3108:00:01小编:admin蝶恋花·出塞【原词】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注释】1、无定据:没有一定。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2、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3、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4、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5、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6、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代指战事.兵事。7、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8、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几许:多少。【摘要】纳兰性德生于清初康熙盛世的王朝,出身于官宦世家,地位显贵,但其词作却没有像盛唐诗人般唱出“盛唐之音”,相反却奏出了时代的哀音。纳兰的词作是词人对自身不得意命运的悲叹,又具有深厚的社会人生内蕴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试图探讨其词作所蕴含的悲剧意识的形成原因。【词作风格】作为满族的第一位大词人,纳兰性德的词是十七世纪下半叶中国艺苑上放出的凄艳之花。他看似拥有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才学、友情、爱情,可他并不快乐。纳兰的词,意境哀婉。况周颐认为纳兰性德的词“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谭献评之为:“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顾贞观认为:“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据徐釚记载:“有以成容若侧帽词、顾梁汾弹指词寄朝鲜者,朝鲜人有‘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句,惜全首不传。”从整个纳兰词来看,始终笼罩着一种悲凉、忧郁的气氛。有人统计过,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用“愁”字共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其余“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触目皆是。【欣赏指要】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而读这首词,深知谢氏此言不虚。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那时他二十九岁。1682年,罗刹国(俄罗斯)觊觎中国东北边境的领土,在黑龙江北岸侵占土地,强行修建了侵略性的军事据点雅克萨城。康熙于二十一年秋派遣副都统郎谈,彭春与纳兰容若等,率领少数骑兵以猎鹿为名,沿黑龙江行围,达雅克萨,探敌虚实、进行侦察,并联络当地梭龙部(梭龙即索伦,是当时对鄂温克、鄂伦春、达翰尔等民族的统称)各族,为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做好准备。郎谈等于八月启程,至十二月下旬回京复命。纳兰容若此次万里远行,往来途中写了不少诗词。这首出塞词,当作于此时,时年二十九岁。可注意者,此次觇梭龙,事涉机密,故途中所作诗文,均与此事无涉。这是一篇出塞怀古之作。“今古河山无定据”,起句即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它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慨。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的深沉,哲学家的睿智,以及文学家的深情。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这既是写眼前战争的频繁和塞外的荒凉萧索,又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幕幕活剧。这里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有“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等等,等等。画角声声,牧马频骤,这不正是“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形象写照吗?下阕转入对战争的回顾和反思: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当词人风尘仆仆,奔走在边塞道路上的时候,只间满目荒凉,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枫叶在萧瑟西风中飘摇,似乎在诉说着无情的战争给这荒凉的塞外留下了无数的幽怨。词人仿佛听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呐喊,也仿佛听见了“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仰天长叹······词人仿佛看见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美人身影,也仿佛听见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