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理财学》复习提纲《企业理财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股票股利额外的股票替代现金支付给现有股东。从会计上看,股票股利只是股东权益账户之间资金的转移,而不涉及自己的兑付。具体地说,就是资金由留存收益账户转移到实收资本账户,这个过程既未改变各股东的股权比重,也没有引起企业资产的增减2.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信用条件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顾客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顾客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顾客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4.β系数也称为贝塔系数(Betacoefficient),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5、市盈率又称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市盈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6、债券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原始投资者购入债券时应支付的市场价格,它与债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论上,债券发行价格是债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折现所得到的现值。7、企业价值企业的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它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密切相关,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能力8、营运资金也叫营运资本。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9、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10、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11、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12、股权登记日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或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主体可以参加分红、参与配股或具有投票权利,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1、企业筹资的灵活性;2、企业的风险状况;3、企业的控制权;4、企业的资产结构;5、企业的盈利能力;6、企业的成长率2.简述剩余股利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做法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决策步骤如下:(一)根据公司的投资计划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预算;(二)根据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及最佳资本预算预计公司资金需求中所需要的权益资本数额;(三)尽可能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资金需求中所需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四)留存收益在满足公司股东权益增加需求后,如果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3.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含义及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所谓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即:Q式中:DOL——经营杠杆系数;ΔEBIT——息税前利润变动额;前息税前利润;ΔQ——销售量变动额;Q——变动前销售量。EBIT——变动假定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经营杠杆系数便可通过销售额和成本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FVCSVC式中:S——销售额;VC——变动成本总额;F——固定成本总额。4、简述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留存收益优先保证再投资的需要,从而有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缺点如果完全遵照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发放额就会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即使在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股利也将与投资机会的多寡呈反方向变动:投资机会越多,股利越少;反之,投资机会越少,股利发放越多。而在投资机会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则股利发放额将因公司每年盈利的波动而同方向波动。剩余股利政策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适用性剩余股利政策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5、企业筹资应考虑的因素?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对影响筹资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筹资效率,降低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企业筹资须考虑的因素有筹资成本、筹资风险、投资项目及其收益能力、资本结构及其弹性等经济性因素以及筹资的顺利程度、资金使用的约束程度等非经济性因素。6、如何规避与管理筹资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