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8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8篇).docx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篇一1、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2、学习变勇敢的方法。3、学习尊重他人。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5、体验游戏的快乐。回收的空白纸、油画棒、垃圾桶或大纸箱。1、教师与幼儿分享一件自己害怕的事,例如: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看见一只蟑螂,觉得好害怕呀!因为我最怕蟑螂了,害得我都不敢睡!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也和我一样有害怕的东西或事情吗?3、请幼儿想想,再轮流发表与大家分享。4、教师说:原来大家都会有害怕的时候,所以感到害怕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可以变勇敢会更棒喔!你们想变勇敢吗?5、激发幼儿想变勇敢的意愿后,教师介绍变勇敢的方法。6、再问幼儿自己都是怎么变勇敢的,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要分享。可记录在页面中的空白框里。7、进行绘画活动:(1)发给幼儿空白纸,请幼儿在纸上用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2)画好后,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3)请每位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教师问怕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我不怕,教师反复问数次,带动气氛。(4)幼儿排好队,前方放置垃圾桶或大纸箱。(5)依排队顺序,幼儿把手上画好的作品揉一揉,将害怕包在纸里头。(6)大家一起数一二三,该幼儿就把手上的纸团往前丢进垃圾桶或大纸箱里。(7)换下一位幼儿。(8)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桶或纸箱。8、分享进行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幼儿能够表达自己害怕什么,也能说出一些让自己变勇敢的方法。能够尊重别人,不随便取笑别人,能与人分享自己害怕的事物和解决的方法。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篇二1、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体验在体育活动中创造性玩绳的乐趣。2、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绳子人手一根1、幼儿听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做律动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提醒幼儿将自己玩绳的方法及时告诉同伴。教师充分肯定幼儿新颖的玩法,并进行集体演示。(1)套和跳的玩法(2)走和平衡的玩法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示范各自的玩法。4、相互介绍、交流不同玩绳方法。大班健康教案保护自己篇三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教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2、变洞洞游戏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3、延伸活动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此次活动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游戏“变魔术”,将每一次探索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中;而掌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游戏。此次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体会一:互动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包括孩子与教师、同伴、材料的互动。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温馨、激励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信任、亲近教师.愿意和教师交流,愿意展示自己的动作。在环节一中,我利用手指互相打招呼的游戏与每一位孩子亲近,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把注意力尽快投入到接下来的手指变洞洞的环节。体会二:只有当学习者自己觉得学习活动是有意义、有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意识与行动才是统一的,才会表现出积极、自觉的行动,所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非常重要。在环节二中,孩子们对找寻自己身体的洞洞这种简单问题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提高要求,让孩子们在“蹦一蹦”中去探索。体会三: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