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滥竽充数》续写作文1南郭先生逃呀逃呀,逃进了一座深山老林里,周围一片漆黑,他又累又饿,晕了过去。第二天早上,南郭先生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木屋里,在桌子旁边坐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我这是在哪里呀?”老人起身,慢慢向他走来:“昨晚我发现你晕倒在山路上,便把你接到我家里休息了。”南郭先生感谢地说:“多谢老先生!”南郭先生环顾四周,打量起小屋来,小屋不大,可家具齐全,最让他惊喜的是,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有二胡、竹笛、箫......啊!还有一个竽哩!南郭先生眼睛一亮,心想:人总得有一技之长,我不能永远都混在行家里充数呀,要是这位老先生会吹竽,我何不让他教我呢?于是他便问老先生:“老先生,您会吹竽吗?”老人摸了摸胡须,笑道:“年轻人,我可是一名乐器家,会演奏许多乐器,何况这小小的竽呀!”南郭先生喜出望外:“太好了!老生生,我能拜您为师吗?”“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不容易,你能坚持吗?”南郭先生重重地点了点头,自信地说:“我能坚持!”老人赞许地点了点头。从第二天起,南郭先生都跟着老人勤学苦练。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练到月亮爬到头顶才睡觉,吹得腮帮子都酸了,嘴唇磨破了,手指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可他从来不抱怨一声苦。就这样他天天练,月月练,一晃三年过去了,从最简单的哆来咪开始,到现在他已能流利地吹出各种曲子。他决定向皇上请罪,用自己的.努力成果换取皇上的原谅。于是,他告别了老先生,下了山向皇宫走去。他赶到皇宫,跪在地上,诚恳地向皇上道歉,然后拿起擦得亮亮的竽,深情地吹了起来。啊!那竽声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绵绵细雨、时而如山间泉水,皇上都听得陶醉了。一曲结束,意犹未尽,皇上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好!好!好!看来几这年你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看在你这么勤学苦练,又诚恳道歉地份上,我原谅你,免你当初的欺君之罪。但你必须做我的宫廷乐师,专门为我演奏,你可愿意!”南郭先生两眼放光,不停地向皇上叩拜:“谢皇上隆恩!”从此,南郭先生一直做皇上的乐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勤奋,还学会了更多的乐器,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乐器演奏行家。《滥竽充数》续写作文2齐宣王死了以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东郭先生听大臣们议论纷纷:新大王喜欢听独奏,和他父亲不同。东郭先生听了以后,惶惶不可终日。一天夜里,他赶紧收拾行李,连夜逃跑,没想到他被站岗士兵抓住了。第二天,士兵把东郭先生押到大王面前。大王质问道:“你乃何人,为何出宫?”东郭先生灵机一动,狡猾地说:“大王英明,我只是想回家看望我那年迈的老母亲。大王经常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大王听了连声称赞,便让他回去了。东郭先生沿江而上,终于回到了家乡。母亲疑惑地问:“你怎么回来了?”东郭先生说:“我是向大王请假回来看您来了。”母亲不信,便追着他问。东郭先生实在是瞒不住了,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老母亲。母亲听了,眼泪夺眶而出,东郭先生羞愧地说:“是儿子不孝,以后我决定好好学习吹竽。”母亲听后说:“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说做就做,东郭先生四处打听吹竽大师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打听到在南山里有一位吹竽高手——白酒先生。他日夜兼程赶到南山,向白酒先生拜师,白酒先生不答应。东郭得知先生爱喝白酒,便去买了两瓶白酒给先生,白酒先生本来不想答应,但白酒的`香味从鼻子里钻了进去,受不了白酒诱惑,他便答应了。起初,东郭先生吹竽的声音比乌鸦还难听,他没有气馁,勤奋苦练吹竽,渐渐地吹得有模有样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苦练了两个月,终于吹出优美的竽声。他告别了师父。回了家,发现了家里全是蜘蛛网,他便去邻居家打听母亲去处。邻居告诉他:“在两个月前,你母亲就已经病逝了。”他忍不住嚎啕大哭,邻居安慰他说:“别哭了,你母亲死前念叨着,她已经听到了你学成归来吹奏的竽声了。”他听完此番话,便下决定回皇宫吹竽给大王听,重新得到大王的赏识。他回到大王面前,大王故意为难他,挑了一个高难度的乐曲。他不慌不忙地吹了起来,他吹的大臣们都陶醉在歌声里,大王龙颜大悦,封他为“竽官”,还给了他一栋大宅子,他邀请白先生到宅子里住。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滥竽充数》续写作文3南郭先生逃到家以后,在房间里自我反省了一阵。越发觉得自己没有真本事,竟然敢冒这么大的险,在皇上和众人面前弄虚作假。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不可以在这样混下去了,我必须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生活下去。明天我得去大街上走马观花一圈,或许还有所收获。”于是,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些以前从齐宣王那里骗取来的钱财,放到床边,以免忘记。第二天清晨,南郭先生一起床,就想起了昨天发的誓言,他拿着钱,就兴致勃勃地跑到街上。正好,路过了一家卖书的铺子,他精心挑选出了两本有关吹竽的好书。南郭先生正准备掏钱,不巧,还少了六块钱。那个卖书的老板也很善解人意,就问他:“这位先生,您是钱还没有准备足吗?”南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