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非选择题专项练(二).ppt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非选择题专项练(二).ppt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课件:非选择题专项练(二).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选择题专项练(二)(35分钟52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各级政府在防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两汉疫病多发时期,政府都采取了如发放药物、强制隔离病人、减免田租和赋税等积极的抗疫救灾举措。唐代政府通过多种手段防控疾病,如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赈灾送药等。宋代更是将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宗教人士和社会民众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疫病”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积极应对。明清时期,国家政策转向消极,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而民间社会力量则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张剑光、王晓洁《中国古代的疫病防治》等材料二随着西方防疫观念和相关实践的不断传入,20世纪以后,清洁、检疫、隔离、消毒等应对疫病的举措已渐成为中国社会“先进”而主流的防疫观念。1911年,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级防疫组织。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传染病预防条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经多次大瘟疫的近代中国终于建立起了相对健全的瘟疫防治机制,它囊括了卫生观念、疾病预防、治疗和善后等环节,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相关领域。——摘编自杨银权《中国近代防疫体制建立探析》材料三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建立卫生防疫站,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测、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此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原防疫大队、专业防治队等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省、地(市)、县各级卫生防疫站和专业防治所、站,并建立了防疫专业队伍。各级卫生防疫站为国家的卫生防疫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摘编自连漪《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府防疫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瘟疫防治机制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防疫举措的积极作用。(5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一“中国古代各级政府在防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可知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保障;由材料一“两汉疫病多发时期,政府都采取了……唐代政府……宋代更是……联系在一起”可知手段多样,多管齐下;防疫政策具有差异性;防疫和救灾相结合。第二问“影响”,由材料一“中国古代各级政府在防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可知减少了瘟疫对民众的危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由材料一“明清时期,国家政策转向消极……而民间社会力量则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可知不利于对瘟疫的长期控制。第(2)题的“背景”,由材料二“随着西方防疫观念和相关实践的不断传入”可知西方医学的传入;由材料二“1911年,清政府从……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可知政府的近代化改革;各级防疫组织的建立;防疫法规相继出台;由材料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经多次大瘟疫的近代中国终于建立起了……治疗的相关领域”可知民众卫生观念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第(3)题的“积极作用”,由材料三“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各省……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可知加强了对传染病的控制和监测;由材料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原防疫大队……并建立了防疫专业队伍”可知保障了人民健康;发展了现代医学;由材料三“各级卫生防疫站为国家的卫生防疫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知推动了社会进步。答案:(1)特点: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保障;手段多样,多管齐下;防疫政策具有差异性;防疫和救灾相结合。(6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影响:减少了瘟疫对民众的危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于对瘟疫的长期控制。(6分)(2)历史背景:西方医学的传入;政府的近代化改革;各级防疫组织的建立;防疫法规相继出台;民众卫生观念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8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3)积极作用:加强了对传染病的控制和监测;保障了人民健康;发展了现代医学;推动了社会进步。(5分,一点2分,三点5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在远古时代约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和西方文明经历了学术争鸣、地方分治,然后沿着帝制的趋同道路前进。但从4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到19世纪初期,中西方文明彻底分道扬镳。在这一时期,中国仍沿着远古时代建立的基础演化,历经隋、唐、宋、元、明等朝代;而西方则沿着一条与远古时代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行,进入中世纪时期。这个第一次趋异的漫长时期,为中西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第二次彻底趋异的开始,这个趋异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西方进入一个复兴经济的趋同期。——摘编自彼得·诺兰《中国与西方长期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发展中的“趋同”与“趋异”,自行拟定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