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十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1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20%智商+80%情商,可见情商的重要性,中国的孩子更需要情商教育,同时家长的情商的加强和提高也会对孩子情商的培养有帮助,因为学习与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是需要双方共同完成的。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孩子点滴进步,不仅仅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现整理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希望各位家长看了有所帮助,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1、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2、对自己的孩子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的教育孩子。3、对自己的孩子要有耐心。4、对自己的孩子要有狠心,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犯罪。5、教育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作则。6、在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要拿没有时间做借口。7、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8、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简直无可救药。9、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他(她)有很多地方都像你。10、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点评老师的缺点。、教师应享受生活2、教师要有赤子之心3、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4、教师要继续学习5、教师要有宽容之心6、教师要有静气7、教师要把困难当做机会8、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9、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苦衷10、教师要善待学生,善待家长1.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3.经常给孩子制定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潜能。4.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5.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6.在孩子面前作表率。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贬低教师。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10.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给教师的建议2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做一个心中有光的教师,明媚自己,明媚学生,也明媚世界!《给教师的建议》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自身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结合教育理论的著作,他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这本书对中小学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这也是我选择此书进行学习的原因。希望刚刚迈入小学工作的我,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工作。“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广大教师的第1条建议,可见其重要性。读完全书我发现只有一位教师先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向教育教学的目标迈进。在学校中有些教师总会对学习上的“后进生”有偏见,这其实是在不自觉中将学生抽象化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忘记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简单粗暴的将学生当做没有情感,没有区别的学习机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同一年龄的孩子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时,我们会认识到即使年龄相同的孩子,体力也存在差异,而一旦到了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领域里,我们则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我理解的是,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在保证每个学生都达到课标要求的最低标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这和现在倡导的'“双减”政策也是相符合的。“课后服务”的“分层辅导”正是教师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小目标的途径,在A类题中巩固基础,在B类题中拥抱提升。在语言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常使用阅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体验语境和理解字词意义,而阅读似乎较少与理科的学习产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