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学习教案.pptx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雷电先导在主放电阶段前与地面上雷击对象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称为“闪击距离”,简称“击距”。雷电的闪击距离,与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有关。确定直击雷防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大小(参看后面表8-1),就与闪击距离有关。2.感应雷(感应过电压)的形成原理架空线路在其附近出现对地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出现在架空线路上方时,线路上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大量异性的束缚电荷,如图8-2a所示。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与其他异性雷云中和放电后,线路上的束缚电荷被释放而形成自由电荷,向线路两端泄放,形成很高的感应过电压,如图8-2b所示,这就是“感应雷”。高压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低压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也可达几万伏,对供电系统的危害都很大。当强大的雷电流沿着导体如接地引下线泄放入地时,由于雷电流具有很大的幅值和陡度,因此在它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如果附近有一开口的金属环,如图8-3所示,则其电磁场将在该金属环的开口(间隙)处感生相当大的电动势而产生火花放电。这对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是十分危险的。为了防止雷电的电磁感应引起的危险过电压,应该用跨接导体或用焊接将开口金属环(包括包装箱上的铁皮箍)连成闭合回路后接地。二.防雷设备(一)接闪器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亦称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称为避雷带。接闪的金属网,称为避雷网。1.避雷针避雷针的功能实质上是引雷作用,它能对雷电场产生一个附加电场,这附加电场是由于雷云对避雷针产生静电感应引起的,它使雷电场畸变,从而将雷云放电的通道,由原来可能向被保护物体发展的方向,吸引到避雷针本身,然后经与避雷针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雷击。所以,避雷针实质是引雷针,它把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了线路、设备和建筑物等。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针长1m以下时直径不小于12mm、针长1~2m时直径不小于16mm)或镀锌钢管(针长1m以下时内径不小于20mm、针长1~2m时内径不小于25mm)制成。它通常安装在电杆(支柱)或构架、建筑物上,它的下端要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防雷设备(shèbèi)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组成。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接闪器包括金属杆状的避雷针,金属线状的避雷线,金属带状或网状的避雷带、避雷网等。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有效措施。一定高度的避雷针(线)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qūyù),此区域(qūyù)内的物体基本上不受雷击。我们把这个安全区域(qūyù)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够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我国过去的防雷设计规范(如GBJ57-1983)或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如GBJ64-1983),对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都是按“折线法”来确定的,而现行国家标准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则规定采用IEC推荐的“滚球法”来确定。不过现行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规定的避雷针、线保护范围,仍与GBJ64-1983相同,也按“折线法”来确定,适用于变配电所和电力线路的过电压保护。所谓“滚球法”(roll-bollmethod),就是选择一个半径为(滚球半径)的球体,按需要防护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如果球体只接触到避雷针(线)或避雷针(线)与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则该部位就在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滚球半径按建筑物的防雷类别不同而取不同值,如表8-1所示。例8-1某厂一座高30m的水塔旁边,建有一水泵房(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尺寸如图8-6所示。水塔上安装有一支高2m的避雷针。试问此避雷针能否保护这一水泵房。3.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使之免遭直接雷击和雷电感应。避雷带和避雷网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应不小于8mm;扁钢截面应不小于48mm2,其厚度应不小于4mm。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应不小于12mm;扁钢截面应不小于100mm2,其厚度应不小于4mm。避雷网的网格尺寸要求如表8-1所示。以上接闪器均应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其尺寸要求与避雷带、网采用的相同。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应不小于10mm,扁钢截面应不小于80mm2。(二)避雷器避雷器(包括电涌保护器)是用来防止雷电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或用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干扰。避雷器应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且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电源侧,如图8-8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