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介绍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介绍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知识的基础,有好的学习方法更加能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说,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是学生成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认真复习的习惯,先培养教师布置任务、验收任务的习惯我们都知道预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多读课文,多查不知道的字词,多思一些疑惑的语句。复习就是让学生背诵默写记忆。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预习、复习呢?我觉得还是要先从培养教师自我的教学习惯入手。1、布置预习或复习任务,并形成常规习惯从教七年级开始,我就制定了一些常规作业,其中第一项就是预习任务。我要求在上一课结束前预习下一课,这个预习任务既包括了解作者,了解背景,预习字词三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包括提出疑问,课前探讨等非必须完成的任务。其中,前三项要在教授新课前完成。其次,在学习古诗词的阶段,又布置了背诵和默写的任务,这些任务在早自习时由科代表细化并写在黑板上。这样,每个自习,没有预习任务就有复习任务。布置了任务,教师一定要注意验收检查,不验收的任务学生不会去完成,等于没有布置,更不会形成习惯。所以,每次上课,我都提前进入教室,在新课开始前几分钟内,我一定会随机抽查学生来介绍背景和作者,讲解字词或者背诵当天要求背诵的内容。这样做既验收了任务,又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2、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学生积极预习为了能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情况,我在验收任务时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开始是随机抽查,后来是分组抽查,再后来是组长检查我验收,这样我就较全面的督促和掌握了学生的情况。验收了任务后,对那些没有预习或者没有完成背诵默写任务的学生,进行适当地惩罚,对那些坚持预习、认真复习的学生进行适当地鼓励表扬。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学生就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这些做法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首先要教师养成指导和抽查的习惯。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语文学习中,工具书的正确使用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但在工具书的使用上,学生存在很多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1、养成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需从多方入手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教辅书是一定不会少,有的甚至不少于2本。其中既有教材解析类,又有文言文习题类,还有字典词典等。因此学生对语文教辅书的依赖性逐渐增大,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认为老师讲的教辅上都有,不认真听讲也没关系,看看教辅书就可以了。一本教材解析从课前到课堂再到课后,无时无刻不随语文书一起出现,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倾听,不积极思考问题。为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我第一步就放在了降低学生对工具书的依赖程度上。(1)给学生讲解各种工具书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2)在班级中树立使用工具书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个别错误使用工具书的、把工具书作为习题和课堂答案库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工具书。(3)严肃指明学生抄袭工具书的行为是懒惰、投机取巧的可耻行为,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大力表扬自主学习的同学,表扬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学,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2、教师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在学生了解了工具书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我强制性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什么类别的工具书。比如在教授新课前和教授新课中我让学生使用字典词典或其它书籍甚至电脑(教室内的电脑),但不不允许学生使用教材解析类的工具书;而在教授新课后,尤其是完成相关作业时,我又允许携带教材解析类的工具书,以便使用。为了坚决执行这个规定,我以身作则,也养成了一个不在课堂上使用教辅书的习惯。这样促使我认真研读课文,认真备课。同时,我还养成随时携带词典的习惯,在班上,我放了一本词典,供课堂上随时查阅,后来我把词典下载到手机上,开始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查词典。3、定期举行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多找资料书和课堂中未讲到的新想法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每一学期,我都会举办不少于两次的课文阅读交流会,交流的内容是已上过的课文中的新体会、新感悟,并规定这个新体会要是课堂上没讲过的,资料书上也没有的内容,学生对此参与兴趣很大,有几次甚至还引发了全班范围的大讨论。这个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复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学生意识到不依赖教辅书一样有新的思考、有新的发现。三、培养认真倾听、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所谓"倾听",即认真的听。要想让学生认真的听,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首先要创设倾听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很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