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精选.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精选.pdf

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精选.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烘托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绘,显出李白对友人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其学习方法较为简单,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则缺乏了解。现在进入初中学段,要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背诵。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歌大意的层面,而要更进一步,使学生对诗的情境有所体认,对诗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展开想象,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2.品味诗歌意境,体会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3.感悟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朗读中展开想象,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难点:品味诗歌意境,体会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PPT导学案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猜一猜(猜人名)1.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瑰丽绚烂的色彩。2.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3.代表诗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4.他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合称“李杜”。5.生于(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猜人名,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代表作、美誉及出生,问题从难到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板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二)知识细梳理1.解读标题(预计用时3分钟)闻:听说。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甚僻。遥:遥想,遥祝。此:指这首诗。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一首表达……(情感)的诗。2.王昌龄简介(预计用时1分钟)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家贫,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739)贬放岭南,天宝元年(742)谪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3.李白与王昌龄(预计用时1分钟)在李白结交的诗人当中,王昌龄是比较重要的一位。王昌龄比李白大11岁。李白与王昌龄相遇在巴陵,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文坛圈里的交往故事。临别,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4.写作背景(预计用时1分钟)天宝七载(748),王昌龄从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这次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即生活小节失于检点。究竟“所为”指的是什么,已难考察,可能是欲加之罪,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李白当时在东南地区漫游,得悉王昌龄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三)初读诗歌,感知大意。1.读准音。(预计用时3分钟)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活动:巡视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预计用时5分钟)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并发言。教师活动:巡视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师生共同归纳: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我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您奔赴夜郎之西。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次句叙事点题;三、四句抒情。3.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并划出节奏。(预计用时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