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一、地图设计编图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地图资料是制作新地图的基础,对编图的质量影响很大。编图资料主要有地图资料、影像资料、各种相关的统计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编图资料按照利用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基本资料是编制地图的主要依据,利用率最高;补充和参考资料主要用来弥补基本资料的不足。编图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制图的要求编写资料搜集目录清单,然后指派专人领取、搜集或购买所需资料并进行分类、编目建档。编图资料的分析资料搜集工作完成后,就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应分析评价制图资料的政治性,即资料反映的观点、立场有无原则性错误;然后对资料的现势性、完备性、可靠性与精确性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出资料利用的程度。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分析地图是表现和传输制图区域特定地理要素的信息模型。由于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千变万化,使得制图区域的特点和制图对象的分布规律各不相同。要使地图真实地模拟出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地分析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制图对象的分布特点。通过特征研究才能科学地选择信息,恰当的对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分级,有效地选择地图概括和表示方法,并最终设计出高质量的地图产品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选择地图投影和确定比例尺等投影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大小,同时也要顾及到地图的用途。地图投影选定后,还要进一步确定地图上经纬线的密度,并依据地图投影公式计算经纬网交点坐标,或直接在地图投影坐标表中查取。比例尺选择比例尺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制图区域的形状、大小和地图内容精度的要求,而且还要顾及到地图幅面大小的限制。通常地图比例尺由下式算出:比例尺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地图幅面的长宽选择纸张的规格。图集或插图多选用4开-64开幅面的纸张;挂图等多选用全开至数倍全开幅面的纸张拼接而成。地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地图内容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地图的用途和要求,制图对象的特点和成图比例尺,确定地图上表示的内容和形式。即表示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表示,哪些内容用主图表示,哪些内容用附图表示,哪些内容用文字说明等。符号是地图内容的图形表达,地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要达到协调完美,除了对表示方法有深刻的了解外,还要能熟练地设计和恰当运用各种符号。概括指标的设计地图概括指标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各要素的取舍指标和图形简化标准。如图上选取大于1cm长的河流;在全国政区图上只选取县级以上的居民点等。图形简化标准就是确定图形简化的原则和尺度,如规定内径小于0.5cm的弯曲海岸线进行舍弯取直,但有时为了保持要素的主要特征,对某些小的弯曲往往还要进行扩大表示。地图图幅配置设计图面配置设计是指把主图、附图、图表、图廓、图名、图例、比例尺及文字说明等,在地图上如何合理安排其位置和大小。配置原则是既要充分地利用地图幅面;又要使图面配置在科学性、艺术性和清晰性方面相互协调。图面配置设计之后,还要通过试编样图,进一步检查验证设计思想的可行性。样图可选择典型地区按不同的设计方案编图,经综合评估后,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正式编图时的参考用图。工艺方案设计地图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紧密关联,要顺利、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安排好地图编制各个环节的程序,完成这项工作就是工艺方案设计。它包括设计编绘原图的方法步骤,出版准备的各道工序等。一般都是采用框图形式加以说明。3.编写地图设计书编写地图设计书(亦叫编图大纲)就是把地图设计思想具体化。设计书是地图生产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图目的任务,编图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应用,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地图幅面,地图内容及其图面表现形式,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方法及指标,地图符号系统,地图配置方案,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及综合样图等。二、原图编绘1.编绘前的准备工作熟悉编图规范和编图计划编图规范和编图设计书(编图大纲)是制作编绘原图的基本依据,在编图前应当熟悉它,其中各要素的综合原则是熟悉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编图资料对编图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了解资料图上的分类分级与新编地图要求之间的差别,掌握资料的使用特点等。熟悉制图区域特点为了在地图上更好地反映出地面各要素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制图者应当熟悉编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编图材料的准备编图材料主要是指用于绘图或刻图的图版(裱糊好的图版)、聚酯薄膜或供刻图用的专用聚酯薄膜以及绘图和刻图的工具与颜料等。2.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展绘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原图编绘的重要工序之一。主要工作包括展绘地图图廓点、经纬网、方里网和测量控制点等。常用的展点仪器有坐标展点仪和坐标格网尺。展点时,需依据新设计的地图投影公式计算各图廓点、经纬线交点坐标,然后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展点。展点后,连接相同经度(纬度)点即得经线(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