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羽沫****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A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端连着A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A、B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开始时A、B两球都静止不动,A、B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gB.aA=2g,aB=0C.aA=g,aB=0D.aA=2g,aB=015.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B.1.5s末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0~1.5s的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等于B的平均速度D.0~25内A、B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16.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B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卫星在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B.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B点的加速度C.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D.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17.冬季我国有些内陆地区雾霾频发,为了监测PM2.5指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原理如图所示。RL是对PM2.5敏感的电阻元件,当环境中PM2.5指数增大时报警器S两端电压增大并发出警报声。E为内阻不计的电源,R为一可变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M2.5指数增大时RL的阻值增大B.当PM2.5指数增大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当PM2.5指数增大时可变电阻R两端电压增大D.适当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以提高报警器的灵敏度18.如图所示,在一固定水平放置的闭合导体圆环上方,有一条形磁铁,从离地面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磁铁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并从圆环中心穿过圆环,而不与圆环接触.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磁铁下落的整个过程中,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从上向下看圆环)B.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圆环对它的作用力先竖直向上后竖直向下C.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变D.磁铁落地时的速率一定等于19.如图所示,宽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由光滑的倾斜部分和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部分平滑连接,右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c,矩形区域MNPQ内有竖直向上、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在倾斜部分同一高度h处放置两根细金属棒a和b,由静止先后释放,a离开磁场时b恰好进入磁场,a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总距离为s。a、b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整个运动过程中a棒中的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B.a棒两端的最大电压为电阻c消耗的电功率一直减小D.电阻c产生的焦耳热为20.单匝闭合矩形线框电阻为R,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刻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从0到过程中通过线框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C.线框转一周产生的热量为D.从到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2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城市公交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某一速度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F-图像(图中AB、BO均为线段),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由图像可得在全过程中,电动车在B点时速度最大B.电动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C.电动车的额定功率D.电动车从开始运动到刚好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第=2\*ROMAN\*MERGEFORMATII卷非选择题(174分)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斜面底端Q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每次实验时将一物体(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但始终保持斜面底边长L=0.500m不变。(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物体上的遮光条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__________cm;(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v2-h图象,其图象与横轴的交点为0.25。由此可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