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精编.docx

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给医生的感谢信[精选]写给医生的感谢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感谢信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感谢信有一定的书写规范。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感谢信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给医生的感谢信,欢迎阅读与收藏。写给医生的感谢信1xxx:我是一名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今年50岁。20xx年7月16日在贵院手术成功,目前一切安好,在此特提笔写信感谢邱伟民医生和他的医疗团队。本人20xx年经体检查出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多年来这不大不小的毛病一直困扰着我,期间曾去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告知需开刀,我一直犹豫不决。去年7月,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慕名挂号看邱医生门诊,当时邱医生仔细地帮我分析了病情,详尽解释治疗方案,还对我提出的各种外行疑问不厌其烦一一作答,给人以暖心的信任和安全感。只是当时的治疗计划,却被新诊断出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搁置了。随着经血量的增多、肌瘤的增大增多,今年7月我又找到了邱医生,邱医生立即开出了住院单,并让我跟助手李医生预约手术日期。办入院手续的那天,病人特别多。我按李医生电话所述,找到了邱医生组。李医生耐心帮我分析病情,考虑到我的年龄及检査结果,给出了最佳手术方案: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让我原本为“切不切子宫”悬而不决的心终于落下,踏实了。在家属签字后,我趁办公室没其他人,悄悄将一个表示感谢的信封塞到李医生桌上的案卷里,李医生见状拿出来说:“不可以的.,这样我们要犯错的。”我解释说这只是对邱医生组表示的感谢,李医生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我们一定会尽力的,放心吧!”把我们送出了办公室。李医生在“利”字面前的气定神闲、淡泊宁静,让我有些惭愧!周一开刀。7点刚过,邱医生就到病房来了,我的心也定下来了。我是第三个开刀的,在手术室外走廊里等候时,邱医生过来跟我打招呼,见我有点紧张,拍拍我的肩,一句“没事的啊”顿时温暖了我!第二天清晨6点不到,在护工帮我洗漱时,邱医生又来病房了!据说周一那天邱医生一共做了七八台手术,一半以上是开腹肌瘤剥除术。我那台手术剥出大小近50个瘤,増加了手术时长,当天邱医生做完最后一台手术离开医院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我知道,邱医生周二是在西院门诊的,他一大清早就先来病房了解病人情况,再赶往浦西出诊!我想这就是医生行医以人为本,是我门代医者精神的传承发扬吧!如此“德医双馨”怎能不让人景仰叹服!在周一开刀至周六出院的一周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邱医生和他的团队的爱岗敬业、“德医双馨”。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地迎接每一位患者,制订手术方案,尽可能从病人的角度考虑,赢得了病人的信任。邱医生的病人,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医护团队满腔热忱地为病人服务,赢得了病人的尊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擦亮了“邱医生组”专家团队的称号,邱医生的病人都尊称他为“邱一刀”: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病人,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让病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还要给护工张阿姨“五星”好评。张阿姨护理专业、待人真诚,临出院还主动为我洗头洗澡,让我轻松回家。说起一妇婴,我真是有着不解之缘。1996年,我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孕28周早产于西院,我是“先兆流产”被急诊转院的,在医院保胎10天后生下的双胞胎共计5.6斤,现在都已经大学四年级了;20xx年后,我本人又在东院做了手术,可以这么说,是一妇婴救了我们娘仨!医乃仁术。衷心感谢贵院领导培养出了“邱医生组”这样的“德医双馨”好医生团队,热切祝愿一妇婴越办越好、蒸蒸日上,打造出更多的“邱医生组”!真诚祝福邱医生和他的团队身体健康、事业顺利、阖家幸福!顺颂夏安!xxx20xx年xx月xx日写给医生的感谢信2北京海华xx病医院的xx医生:您好!我是许一鸣,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接受过您救治以及将来接受您救治的患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对我而言,您在我的梦想路上给予我巨大的帮助,若不是您高明的医术,无微不至的鼓励关怀,我离大学梦很远很远。我的梦想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当一名医生。然而,我的梦想似乎在12岁那年已经破灭,12岁那年,我患上了xx病,从此和xx为伴十余年。12岁那年,我遭遇了xx发作,几乎每个月都要发作一次,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智力,学习成绩也严重下滑。特别是在今年高考前的百日冲刺中,因压力过大,xx病更加严重,几乎每天都要发作,根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高考备战中去。家境的贫困让我无法继续治疗下去,我的.父母也都是低智能残疾人,父亲已无劳动能力,母亲勉强会干点家务活。三个姐姐也有不同程度的伤残,且已成家,勉强能够养家糊口。读书期间,每次农忙时,都要请假回家劳作。家里揭不开锅时,还要外出打工填补家用。我曾想过放弃读书,担起家庭的重担,在班主任老师多次劝导之下,才重返校园。无力为我进行专业系统的治疗,多年来,我一直在靠药物和偏方维持,服药都是断断续续,好了就停,犯了再吃,才把病情拖到今天这种严重的地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