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锅炉概述一、锅炉概念(一)锅炉的功能和分类:锅炉是利用燃料等能源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将工质(主要是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换热设备。.电站锅炉型号.电站锅炉:火电厂三大主机之一,火室燃烧。生产高温高压蒸气,适用各种燃料,热效率高、受热面复杂,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工业锅炉:适于各行业,火床燃烧,热效率低,容量较小。生产蒸汽(或热水)供给工业和民用所需热能,或通过蒸汽动力机械转换为机械能。船用锅炉:作为船舶动力,体积小,重量轻,启停方便,变负荷能力强。一般采用低中压参数,炉膛容积热负荷高,水循环高度小的燃油锅炉。生活锅炉:居民生活所需的蒸汽或热水之用。锅炉类型层燃炉:煤块在炉排上燃烧,燃烧所需空气从炉排低下送入。炉排在旋转。旋风炉:燃料和空气在高温旋风筒内高速旋转,细小的燃料颗粒在其中悬浮燃烧,较大的颗粒被抛向筒壁液态渣膜上进行燃烧。流化床炉:固体燃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在布风板上的床料层上下翻滚,呈流化状态燃烧。室燃炉:燃料以粉状、雾状或气态随空气喷入炉膛,悬浮燃烧。按锅炉蒸发受热面中工质流动方式分:按锅炉参数分:低压(表压≤2.4MPa)、中压(表压2.9~4.9MPa)、高压(表压7.84~10.8MPa)、超高压(表压11.8~14.7MPa)、亚临界压力(表压15.7~19.6MPa)、超临界压力(超过临界压力22.1MPa)、超超临界压力锅炉。自然循环锅炉的优点是可以将汽包内含杂质浓度较高的水连续排去一部分(连续排污),还可以在水冷壁下部定期放水,除去沉淀的水渣(定期排污),对给水质量要求稍低,自动调节系统较简单.目前我国火电厂采用的锅炉绝大部分是自然循环锅炉.锅炉的汽压越高,饱和蒸汽与饱和水的比重就越接近,使炉水自然循环的动力也越小.如果设计,运行不当,就容易发生水循环不良,引发爆管事故.一般汽压超过16.6MPa(170大气压)时不宜采用此种锅炉.直流锅炉的特点是没有汽包,水在给水泵的下,一直流过锅炉的蒸发部分,不往返循环,如图2-5所示.直流锅炉的优点是没有汽包,比较容易制造,钢材耗量少,缺点是不能排污,对水质要求高,自动调节也比较复杂.直流锅炉可用于任何蒸汽参数,特别适用于超高压以上的电厂.我国电站锅炉参数、容量工质吸热量分配比例生物质定义15161718192021222324生物质发电燃料的燃烧原理1.活化能:燃料品种2.温度:空气预热器3.气流扩散速度:燃烧方式燃料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预热干燥阶段加热、析出水分,大量吸热;挥发份析出阶段CmHn、CO、H2等可燃气体析出,少量吸热;着火、燃烧阶段挥发份首先燃烧,造成高温促使碳着火燃烧,大量放热;燃尽阶段碳粒燃尽形成灰渣,少量放热。锅炉受热面蒸发受热面的作用与结构:蒸发受热面是指工质在其中吸热、汽化的受热面。主要是指敷设在炉膛四周炉墙上的水冷壁,用以吸收炉膛中的辐射热。为了降低炉膛出口温度,保护炉墙、防止炉壁结渣。现代大型锅炉的水冷壁已成为锅炉的主要受热面,因为炉内温度高,水冷壁吸收辐射热的能力很强,这样可减少受热面积,节约钢材;同时可降低高温,保护炉墙和防止结渣。水冷壁与自然循环: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冷壁通常用无缝钢管制成。水冷壁通常垂直布置在炉膛四周,上部与汽包或上联箱相连接,并固定在钢架上;下部与下联箱相连接,可自由膨胀。中、小型锅炉常采用光管水冷壁;中、大型锅炉常采用膜式水冷壁。膜式壁炉膛气密性好,可减少漏风,降低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并可降低受热面金属耗量和炉墙重量,便于采用悬吊结构。汽水循环自然循环锅炉的循环回路包括若干根不受热的下降管、接受炉内辐射热的水冷壁管,上部与汽包连接,并固定在钢架上,下部与下联箱连接,可自由膨胀。汽包中的炉水自下降管经下联箱引入水冷壁,炉水在水冷壁中接受炉内高温烟气的辐射热以形成汽水混合物并沿水冷壁上升到汽包,以形成自然保护循环回路。汽包:汽包是自然循环锅炉和强制循环锅炉的重要受压部件。其作用主要是:1、汽包是工质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保证锅炉水循环;2、汽包是蒸汽通道与水通道的交汇点。汽包内装有汽水分离器、连续排污装置等,用以汽水分离,保证蒸汽品质;3、汽包内保持一定水量,具有一定储热能力,有利于运行调节;4、汽包筒体上安装有压力表、水位表、事故防水阀、安全阀等,以控制汽包压力、监视汽包水位,保证锅炉安全工作。过热器尾部受热面尾部受热面工作特点:受热工质和烟气温度均较低,金属工作条件虽不像过热器那样恶劣,但易造成低温腐蚀、磨损与积灰。1、安全阀--保证锅炉在额定工作压力下安全运行的装置。有弹簧式、杠杆式和重锤式。2、压力表--保证锅炉在允许工作压力下安全运行的仪表。3、水位计--监视锅筒内水位的一种安全装置。冲洗水位计的方法:“下中中上上下”。叫水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