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华山旅游策划师(模板16篇)详细总结总结是一个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一些比较有分量的总结范文,对于写作总结有一定指导意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华山旅游策划师篇一莲花峰位于九华山北部,海拔937米。主峰兀立,峰顶削尖,万瓣叠嵌,气势峭拔。远眺石骨花胎,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位于翠盖峰北,西洪岭南,上、中、下3个莲花峰统称莲花峰,最高峰海拔1042米。峰顶岩石极似盛开的莲花,“莲峰云海”为九华古十景之一。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天台峰天台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九华山陵园九华山陵园距九华山主景区六公里,规划占地500亩,一直坚持以文明殡葬为主题,走特色景区路线、打造一流的生态陵园为目标来发展陵园。现已开发的福位产品有金刚宝座塔、六和塔两座节地型室内存放式建筑,另有系列特色产品罗汉塔、文化墓、寅苑等等。陵园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依据自身独特的山水文化,特邀杭州规划设计院将福位产品的设计与自然融为一体,所有室外产品均掩映于山水之中,目前绿色面积占整个园区的70%,使园内到处都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使得九华山陵园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陵园。木乃伊在九华山百岁宫内有一具罕见的木乃伊,据说是明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号无暇禅师)圆寂后的肉身坐像。当年,无暇禅师在东岩岭石洞修行102年,于126岁坐化圆寂,直到3年后世人才发现其遗体。崇祯皇帝封其为“肉身菩萨”,下诏选百岁宫,将其肉身浑身饰金粉并保持当年的坐相,置于宫内肉身殿的莲台之上,暴露于空气中达350年而安然无恙。九华山旅游策划师篇二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山水名胜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九华山就是以佛教文化习俗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举世闻名。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属于地藏菩萨道场,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历来就有99峰之称,其中千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九华山的最高峰为十王峰,海拔1342米。十王峰的山体为花岗石,整个山形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历来就有东南第一山的美誉,乾隆曾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九华山有诸多寺庙。其中最高的寺庙为天台寺,又称“地藏寺”“地藏禅寺”。这个寺庙位于九华山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又迹的必到之处,因此,一般也将天台视为九华山的主峰。对于攀登九华山,民间有“不上天台等于白来”的说法。天台寺为三进殿通连的寺庙,是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形成平整的平面。殿宇底部架空,下有蓄水井,整个建筑掩蔽在悬崖峭壁之上,不仅十分坚固,而且能够防避风寒。天台寺大殿也称万佛楼,有10米宽,13米深,梁间悬满各种木质佛雕像。神光岭肉身殿是九华山作为佛教圣最精华最神圣的地方。这里也称地藏塔,是安葬金地藏金乔觉肉身的地方。金乔觉于公元794年圆寂,依浮屠之法,生殓缸内,葬于神光岭上。三年后,其颜面如生,被认为是菩萨降世之兆。于是僧徒围着殓缸造塔,又在塔基建起殿宇,殿顶与塔顶相接。因此,这座著名的肉身塔殿是“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同时,塔基之地曾现圆光,所以称为神光岭。这里风景秀美,是一处难得的绝佳观景之地。在九华山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有一座百岁宫,也叫摘星庵,是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为一体。它利用下跌的坡势,使楼层由低到高层层爬升,构成幽曲而恢宏的迷宫,远远望去有如通天拔地的古城堡。百岁宫的的多个楼层都有巨岩横贯,岩石、建筑、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九华山有一巨大石洞,如同狮子张开巨口,甘露寺就建在其中,成为天然岩寺。从山下达攀上甘露寺,须拾级而上360多个台阶。寺门由三块品字形巨石叠成,有“玉简书院”“甘露洞天”刻石。寺中有一尊弥勒佛坐像,依石凿就。大佛高2.55米,宽4.15米,袒胸露臂,大肚深脐,神态自如,造型优美。当地传说“梅林湖沉船,甘露寺出米”。即,甘露寺西南的.梅林湖常沉米船,甘露寺石佛的脐眼却常出米。后来因有人贪心,凿阔石佛脐眼,便不再出米。甘露寺有泉水秋冬不竭,因此,称作“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