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防范对策.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防范对策.doc

浅谈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防范对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防范对策浅谈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防范对策【摘要】从全球第一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曝光到现在,舞弊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它给会计报表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危害,损害了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导致社会信用危机下滑,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对于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不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根治,将很难维持和发展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手段及相关的对策,对于规范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动因;防范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动因分析1.我国证券市场现存制度弊端现今我国的股票市场技术不熟练,导致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真实性和完整性较差,社会透明度低,造成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证券市场现存制度的弊端众多,主要体现在: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新股的发行制度存在漏洞,定价体系混乱不合理;退市制度不完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缺乏配套性和实效性;缺乏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和诚信制度等。这些不利的因素为上市公司从事欺诈、内部交易和暗箱操作的等等作假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在我国对上市公司负有广义监管责任的机构包括证监会、证券交易所、银行、审计机构。其中中国证监会的职责大致如下:(1)制定和监管上市公司的规则、实施细则,并组织检查实施条例;(2)负责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证券知识培训;(3)对发生重大政策问题的上市公司做专题调研;(4)监督和审核境内上市公司合并分立等事项;(5)开展地方证管办和交易所的监管任务,指导和检查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线监管;(6)对股票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如何使用募集资金、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巡回检查和专项核查;(7)对进行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的境内上市公司实施监管;(8)处理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上市公司重大突发事件等。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也没有到位,使得监管部门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造假行为,甚至还出现审计人员的“合谋舞弊”现象。3.报酬契约动因在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一般通过契约来规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报酬,并且将工资报酬与本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挂钩。中国也逐步向国际靠拢,将业绩考核与工资挂钩。一般的,与经营业绩考核相关的财务指标主要有: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经营性现金流量等等。无论工资报酬由谁进行发放,基本上都可以看出与其业绩、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情况有关联,所以用来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会计财务报表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为能够获取更多报酬,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便会产生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动机。4.避免被摘牌和停牌的动因即使经营出现很小的亏损,也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的施行,那些已经濒临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被停牌或者摘牌的危险便会日益显露出来。因此,公司会利用一些虚假手段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让公司扭亏损为盈利,从而避免受到停牌或摘牌的处罚。5.税收动机现阶段的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分离程度还比较小,一些会计准则规定的本身就是税法的规定。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等。在这种情况下,缴税是公司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公司对于会计政策选择便会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量。因此上市公司便有动机来进行粉饰财务报表,以便达到降低缴税额的目的。6.融资与再融资动因从已经被暴露出来上市公司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上市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但公司发行股票可以在很短的时期之内筹集到上市所需要的资金,所以在这种巨大市场的驱使下,不少拟发行股票的公司为了能够达到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惜进行造假。已经上市的公司也千方百计的虚增经营业绩,当然也不排除是企业为了能够使得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这一项增资配股,对于那些暂时被拒之门外的上市公司也以业绩的不断提升向债权人展现自己其盈利能力的增强,从而使的自己能够更方便地举债。二、粉饰虚假财务报表的手段1.掩盖、虚构交易事实掩盖和虚构交易事实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首先,虚构的交易事实通过各种子虚乌有的经营业务对报表进行粉饰。具体来说是通过与几个客户签订虚假的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开具虚假的增值税发票,同时办理完备的商品出入库手续,给人造成业务真实性的错觉,这样既虚增了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同时又避免了需要多交增值税的目的。其次,许多上市公司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掩盖交易事实。对于比较重大的交易事项不能做到及时披露,甚至进行刻意隐瞒,导致投资者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和投资。2.利用减值准备对报表进行粉饰基于稳健性原则,为使公司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