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药采收加工与贮存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药采收加工与贮存学习教案.ppt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药采收加工与贮存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一般(yībān)采收原则(一)植物药类1、根和根茎类一般宜在秋、冬季节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yǒuxiē)木类生药全年可采3、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伤口较易愈合。采皮时可采用半环状剥取、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根皮多在秋季采收。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4、叶类、花类:叶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花类药材采摘季节性很强,如辛夷花、款冬花、金银花等要采摘未开放的花蕾供药用,采收季节分别有春、夏、秋、冬。绿梅花等要采摘即将开放的花朵入药;菊花、凌霄花、红花、西红花等品种(pǐnzhǒng),要采集盛开的花或花柱供药用。采集方法:选择晴天分期分批采摘,采摘后必须放入筐内,避免挤压,并注意遮阳,以防日晒变色。5、果实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栝楼、黄栀子、薏苡仁、花椒、八角等品种。也有些要求果实成熟经霜打后再采,如山茱萸霜后变红,川楝子霜打黄时才采收,还有些应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如青皮、枳实、桔红等品种。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的药材,如山楂等品种,要随熟随采,过早肉薄产量低,过期肉松泡,质量差。多汁浆果,如枸杞子、山茱萸等品种,采摘后应避免挤压和翻动。采收方法(fāngfǎ):摘取或剪取。同一果序上的果实成熟期一致的,如女贞子、五味子等品种,可将整个果序剪取,放置若干天后摘取果实。多数种子类药材要在果实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补骨脂、续断子等品种。一些蒴果类的种子,若待果实完全成熟,则蒴果开裂,种子散失,难以收集,须稍提早采收,如急性子、牵牛子、豆蔻等品种。对种子成熟期不一致,而成熟即脱落的药材,如补骨脂等品种,应随熟随采。采收方法(fāngfǎ):摘取或割取后脱籽。干果类一般在干燥后取出种子,蒴果通常敲打后收集。肉质果,若果肉亦作药用的,可先剥取果皮,留下种子或果核,如栝楼子等品种。有些果肉不能作药用的则取出种仁,如郁李仁、杏仁等品种。6、全草类通常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生长茂盛、初花时收割,如荆芥、藿香、穿心莲、益母草、车前草、半边莲等品种。但有些应在开花前采收,如佩兰、青蒿等品种;也有些是采集嫩苗,如春柴胡等品种;而马鞭草要在花开后采。全草类生药采收时大多割取地上部分,极少数要连根挖出入药(rùyào),如北细辛、柴花地丁、车前草等品种。采集方法:割取或挖取。有的有两个采收季节,如茵陈,春节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7、菌、藻、孢粉类:采收情况不一,如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shítǐ)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二)动物类生药(shēngyào)第二节中药(zhōngyào)的加工2、常见的加工方法(fāngfǎ)(1)净选、洗(2)切片(3)蒸、煮、烫(4)发汗(5)干燥既利保证药品质量,也利包装、贮藏与运输。常用的干燥方法(1)阳(晒)干是直接利用日光晒干,可将生药置于搭架的竹席、竹帘上晒在日光下,或铺于河滨砂砾地,其干燥时间可显著缩短适用于肉质根类;不宜采用本法的药材:含挥发油(宜<35℃)、易变色、有效成分易破坏、易爆裂(bàoliè)者。生药晒干后,要凉透后才可以包装。(2)阴干是将生药置于通风室内或屋檐下等阴凉处使水分自然散发,适宜药材:主要用于芳香性花类、叶类、草类生药、或者含水量少的,或者已曝晒有五六成干且不宜继续曝晒的。(3)烘干可不受天气的限制,加温时要注意富含淀粉的生药,烘干温度须慢慢升高,以防新鲜生药遇高热淀粉发生糊化。烘干法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对含挥发油或须保留酶活性的药材,不宜采用本法干燥。易变色的中药(zhōngyào):可用石灰干燥器进行干燥。一般中药(zhōngyào)干燥后含水分8-11%即可。新技术(jìshù)的应用远红外干燥:25-500(或1000)um的电磁波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节约能源、灭菌灭虫等优点。微波干燥:频率300MHz-300GHz、波长1m-1mm的高频电磁波。速度快、加热均匀、灭菌灭虫等优点。第三节中药(zhōngyào)的贮藏(二)药材的防霉霉菌孢子,在适宜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相对湿度(xiāngduìshīdù)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三)变色原因:(1)酶引起的变色:成分的结构(jiégòu)中有酚羟基,如含麻黄碱类、羟基蒽醌类、鞣质类药材(2)非酶引起的变色:氧化聚合、虫蛀霉变、高温、杀虫剂等防止办法:将药材干燥、冷藏、避光贮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