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土情结.docx
上传人:是你****平呀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余光中的乡土情结.docx

余光中的乡土情结.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余光中的乡土情结作家余光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表达思乡的情怀。那么,余光中有着怎样的乡土情结呢?2008年的一天,传达室递给我一个米黄色特大号信封,落款“台湾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余”。不用猜,定是余光中先生函件。光中先生是《扬子江诗刊》联系密切的贵宾作者,几乎每年都发表他的新作。数年间多次诗会相聚,应该早知道我已从主编岗位退下当顾问,他仍直接函我,想必有什么紧要事嘱托。拆信看,硕大的信封装着薄薄几页诗稿,及字迹恭正的信函:东成先生:寄上近作三首,译诗赏析一篇。盼能安排在十月号刊出,因为今年十月七日(阴历重九)是我80岁生日,自己的诗应该发表在自己出生地的诗刊。(十月初我会回南京小住)。余光中2008.6.19读信使我感慨不已。八十大寿之际,想到诗作要在出生地的《扬子江诗刊》发表,应该是他不解的乡土情结,乡情、亲情之所寄。余光中先生1928年10月7日生于南京紫金山麓,祖籍福建永春。他在南京读小学,后来在南京金陵大学(即今南京大学)就读,去台时才21岁。他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来又去美国求学和任教。两度远游,积蓄的乡思深沉厚重,正如他自己所说:“乡愁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我当年离开大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光中先生的乡土情结,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倾诉了对乡土的怀恋和化不开的乡愁。他那首著名的《乡愁》诗,选用了四个最平常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看似信手拈来,实乃郁积在胸中已历半个世纪的情感精心构思,牵动了浪迹海外数十年的游子们思乡的神经,所有远离故土的人都会为之共鸣泪眼婆娑……那年端午,恰光中先生偕夫人回南京,与家乡诗人们共度端午佳节。有人向他提问,《乡愁》写了过去、后来、现在,那么,未来呢,您想过未来的乡愁吗?光中先生意味深长地即兴口占一节:“未来,/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我来这头,/你去那头。”顿时引发满场掌声,在座的人无不感到他渗透在骨子里的那份怀乡、怀土、怀旧、怀国的赤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