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优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优秀1一、活动目的:为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氛围,使全体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地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生活。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本活动方案。二、活动主题:“快乐心灵、健康生活”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7日—11月30日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家长五、活动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1、时间:20xx年11月7日2、地点:升旗广场3、内容:国旗下讲话(宣布活动内容)4、主讲:xx5、参加对象:全体师生(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1、时间:20xx年11月10日(午自休)2、地点:一层多媒体电教室3、主题:“阳光女孩”专题讲座4、主讲:JJ老师5、参加对象:初一年女生(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课、游戏课1、时间:20xx年11月8日班队课2、地点:各班教室3、主题:“健康心理、快乐校运”4、负责人:各班主任5、参加对象:各班学生(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黑板报1、时间:20xx年11月14日(星期一)前完成并评比2、地点:各班黑板3、主题:“健康心理、快乐校运”4、负责人:各班主任(五)心理健康手抄报(电子手抄报)比赛1、征集时间:20xx年11月7日—11月23日2、参加对象:全体学生3、比赛主题:“感悟幸福、分享快乐”4、评选事项:纸张规格A3或8开;每班推荐3—5幅作品送政教处参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5、负责人:政教处(六)快乐心灵、健康生活感悟征集1、征集时间:20xx年11月7日—11月25日2、参加对象:全体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3、活动事项:各班主任要发动学生、家长撰写感悟,并筛选一些具有哲理性的感悟(每班学生、家长感悟不少于15份),开设班级心理感悟论坛,同时用电子版本报送政教处;政教处进行汇编。4、负责人:政教处,电子邮箱:xx(七)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个案征集1、征集时间:20xx年11月7日—11月28日2、参加对象:语文、政治、地理、生物、体育老师六、活动要求1、各年级、班级、相关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除做好平时学科渗透、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外,重点结合本月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2、各年级,班级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尽量达到“针对性、目的性、广泛性、社会性”的要求,可以围绕主题,自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3、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各类讲稿、主题班会设计、主题板报等材料、照片的收集、整理、归档,并写好本活动月小结,同时提出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优秀2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飞速期,并且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思维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些是困惑甚至问题,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着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了解自己,积极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不断地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指导思想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过渡时期,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教学目标总体上,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对待考试问题;尝试与人相处,能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变化,了解自己;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的挑战。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初一入学适应不良刚进入初中,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但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2、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初一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