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开挖支护方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沟槽开挖支护方案.doc

沟槽开挖支护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都市工业战略前沿区起步区二期主干道建设工程-西干线沟槽开挖防护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四川元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18253第一章工程概况ﻩPAGEREF_Toc182531一、HYPERLINK\l_Toc8327编制依据ﻩPAGEREF_Toc83271HYPERLINK\l_Toc8327二、概述ﻩPAGEREF_Toc83271HYPERLINK\l_Toc564三、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ﻩPAGEREF_Toc5641HYPERLINK\l_Toc564四、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ﻩ3HYPERLINK\l_Toc7953第二章沟槽开挖及防护PAGEREF_Toc79534HYPERLINK\l_Toc9474一、沟槽开挖PAGEREF_Toc94744HYPERLINK\l_Toc22280二、支撑支护ﻩ6HYPERLINK\l_Toc10521第三章雨天沟槽施工措施ﻩ7HYPERLINK\l_Toc8040一、雨天施工准备7HYPERLINK\l_Toc18468二、雨天土方工程施工ﻩ8HYPERLINK\l_Toc30566第四章沟槽开挖安全措施8HYPERLINK\l_Toc30566第五章管道吊装施工方案ﻩ10HYPERLINK\l_Toc30566一机械选择ﻩ10HYPERLINK\l_Toc30566二吊装方法10HYPERLINK\l_Toc30566三、稳管与安装10HYPERLINK\l_Toc30566四、质量控制目标11HYPERLINK\l_Toc30566五、质量保证措施ﻩ12HYPERLINK\l_Toc30566六、质量控制措施1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该施工方案编制得主要依据: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部现行规范、规程及成都市有关规程。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012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岩土工程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二、概述本工程为成都市工业战略前沿区起步区二期主干道建设工程西干线道路规划宽30m。工程位于金堂县三溪镇。三、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深度范围内路基土按时代与成因划分为五个工程地质层,即: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Q4ml)、第四系全新统淤泥质土层②(Q4ml)、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粘性土③(Q4el+dl)、白垩系灌口组砂质泥岩层④(K2g)。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①(Q4ml):杂填土①1:该层主要为路基持力层及室外地坪,表层约20-30cm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约0、3~2、5m。素填土层①2:该层呈褐红、褐灰色,干-稍湿,多为原耕植土,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茎,厚度约0、2~1、4m;该层广泛分布于道路沿线原农田表层及坡地表层。第四系全新统淤泥质土层②(Q4ml):淤泥质土②:黑色、灰黑色,饱与,流塑~软塑,本场地以流塑为主,含氧化铁、铁锰质,及少量腐植质,有腥味。该层为水塘低洼地段,长期受水浸泡淤积而成。层厚1、2~3、1m。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粘性土③(Q4el+dl):粘土层③:褐黄色、褐红色,可塑,含少量氧化铁等,韧性及干强度较高,光泽反应一般,层厚0、3~3、6m。白垩系灌口组砂质泥岩层④(K2g):该基岩层为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巨厚层构造;差异性风化较严重,隙间常充填灰黑色氧化物薄膜。强风化砂质泥岩层④1:棕红色,岩体较破碎,原岩结构较清晰,裂隙很发育,该层上部强烈风化呈松散土状,下部冲击钻尚可钻进,岩体较破碎,厚度0、5~3、2m。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层④2:棕红色,岩体较完整,岩体结构清晰,局部夹有强风化或碎块状中等风化薄层。钻探取芯多呈10~50cm柱状,少量为碎块或短柱状,局部岩体含石膏,岩芯采取率一般为80%左右。岩芯用手难以折断,敲击声音清脆。四、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拟建道路路区范围沿线地表水塘分布有7处,水深最大1m左右,部分已干涸;沿线灌溉水渠局部分布,灌溉幅度较长,毛渠渠宽约0、5~1、0m不等,水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