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1设计理念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和中秋节、春节并列为最重要的三个节庆。端午节时值夏季,正是疾病开始流行的.季节,在这初夏虫疫滋生之际,以端午节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另外再加上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更增添了端午节的重要性。将端午节融入学校课程,使小朋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相关习俗,并提醒小朋友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方法,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活动一(品尝)活动准备:粽子(每班选家长代表参与包粽子)活动过程:1、全园开展端午节相关知识教育。2、幼儿代表发放粽子。(本班幼儿发放本班)3、各自带回家品尝。活动二(在家制作)活动准备:糯米、粽叶、粽绳、塑料袋(粽子原材料放置塑料袋中,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全园开展端午节相关知识教育。2、发放粽子制作材料包。3、请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活动三(来园制作)活动准备:制作材料:糯米、粽叶、粽绳活动过程:1、全园集体念儿歌——《端午习俗》2、全园集体玩音乐游戏——《端午节》3、手工制作——包粽子4、各自带回家煮熟食用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2为庆祝端午节、纪念屈原和保留民俗传统节日,园工会联合团队、保教组织全园教职工、小朋友和部分家长举办端午节包粽子等系列活动,方案如下:一、人员安排:总指挥:副总指挥:具体负责:主持:统计:场地:宣传:后勤:医务:安全保卫:队长:各段段长拉拉队:全园小朋友二、活动项目:活动一:端午节的故事时间:包粽子比赛前(具体时间由各班老师自行安排)。地点:各班活动室内容:1、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2、制作五丝。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五丝,戴在小朋友的手腕上。传说要一直戴到下大雨,再解下来扔在水流里,顺水漂走。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活动二:包粽子比赛地点:塑胶操场时间:6月5日(周四)上午9:30-10:30准备:1、横幅:“粽子飘香迎端午暨教职工包粽子比赛”2、浸泡过的糯米、粽叶若干;棉线若干;勺子各队4把;硬币和蜜枣若干;毛巾架4个;桌子4张。3、围兜和一次性手套参赛人各一份。4、划定比赛区。5、各班教师带领幼儿集中在塑胶操场。参加人数:以段为单位组队(队员名单附后),每队选出教师4人家长4人共8人,合计:32名选手(名单附后)。比赛程序:1、4队在比赛区里做好赛前准备。2、主持人发出开始口令,20分钟后停止比赛。3、记录每组完成的数量(质量差的减去),多的`队获胜。4、公布结果。(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5、比赛结束各班按次序回活动室。6、粽子送到厨房。活动三:送粽子。时间:6月5日下午4:20。地点:园门口塑胶操场。准备:煮熟的粽子;桌子;各段幼儿若干名;温馨提醒牌上写:“当心!你的粽子里可能有硬币!”程序:1、队长带领幼儿来到送粽子场地。2、送给离园的小朋友每人一个粽子,送完为止。(送粽子时说:祝你好运能吃到硬币!)3、整理,活动结束。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3一、背景材料: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二、主题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三、环境创设: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四、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五、活动安排: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