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线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线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docx

XX线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经理部第十六工区加密控制点测量成果报告(DK218+256.07—DK228+305)编制: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JHTJ-1标十六工区2008年6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93070845"一、工程概述3HYPERLINK\l"_Toc193070845"二、施测目的及依据3HYPERLINK\l"_Toc193070858"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3HYPERLINK\l"_Toc193070858"四、外业测量方案4HYPERLINK\l"_Toc193070858"五、内业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总结9附件:HYPERLINK\l"_Toc193070858"加密平面控制点统计表11水准HYPERLINK\l"_Toc193070858"控制网平差报告12HYPERLINK\l"_Toc193070858"加密高程控制点统计表27HYPERLINK\l"_Toc193070858"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28HYPERLINK\l"_Toc193070858"测量人员名单40HYPERLINK\l"_Toc193070858"原始记录材料HYPERLINK\l"_Toc193070858"测量证件复印件加密点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京沪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正线1318km,设计速度: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跨线列车运营速度200km/h及以上。JHTJ-1标段起止里程DK1+750~DK238+470.17,全长。主要工程:特大桥/5座;站场3个;梁场11座;轨道板厂4座;铺轨基地1处。本工区是JHTJ-1标第十六工区,里程范围DK218+256---DK228+305,内含有沧州西站路基站场和沧德特大桥部分,全长10049m,工作范围全部位于沧县纸房头乡包含跨过6个行政村。其中路基站场共有CFG桩33290根,共935343延米;桥梁共有243个桥墩,一个京方桥台,有2280根钻孔桩,计109340延米;共有2个旅客地道桥和4个框构桥。二、测量目的及技术依据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及控制精度的要求,按照逐级布网原则在CPI的基础上加密用于线下施工控制的测量控制点,并把CPII点作为导线平差的检核条件。具体依据规范如下: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4、京沪客运专线有关会议评估纪要5、设计院所移交的CPI,CPII坐标高程及相关资料。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本次测量分两组进行,每组4人,平面组采用索佳SET1130R3全站仪,精度为1mm+1ppm,测角精度为1秒;高程组采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精度为/km,均满足本次测量规范的要求。具体人员名单及分工见附表。四、外业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测量1、选点,埋点本工区设计院交桩点CPI有6个,CPII有14个,CPI,CPII基本成四边形布网,CPI点对距离为600~1000m,点对间距离不大于4000m;CPII点对距离为600~900m,点对间距离不大于500~900m,CPI点对通视良好。由于设计院交桩点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选点埋点和加密观测等一系列工作。根据现场勘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共选埋加密点27个,边长为300~500m,特殊地段边长为不小于200m。控制点布设充分考虑即将施工的影响,布设在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对高路基、桥梁等段落,尽量考虑将控制点布设于线路一侧,距离线路50~80米,避免因施工后高路基、桥墩等造成点间不通视的现象,以方便施工使用。埋设采用现场浇灌混凝土桩,开挖灌注坑深大于等于1.5米,统一采用十八局定制的控制标用混凝土灌注其中。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1.1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加密点≤4250~3505101/40000四等表1.2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规定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限(″)差2C较差限差(″)同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限差(″)加密点DJ14696表1.3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控制网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较差(mm)往返测平均较差加密点CP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