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简报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简报1为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全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提高防汛抗旱能力,xx月xx日上午,xx镇文化站三楼会议室召开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部署会,镇在家班子成员以及机关干部参与此次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今年防汛抗旱的形势,并对接下来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议指出,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要本着“不怕十防九空、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兴师动众”的原则,把防汛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会议要求,一是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网络平台、广播、LED宣传标语等多种宣传方式,向群众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责任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二是要加强督查,压实工作责任。我镇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巡查,做好道路清理、交通疏导、隐患排查等工作,严防灾害发生,确保安全度汛;三是要强化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畅通。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认真做好信息传送工作,确保防汛抗旱工作顺利推进。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简报2为切实做好全镇防汛抗旱工作,xx月xx日晚,xx县xx镇利用“星期一夜校”召开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部署会议,镇机关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及驻村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结合全镇实际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就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出具体要求。会议强调,各机关单位、联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各水库、地质灾害点、山塘、河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摸底,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各村(社区)要组建好一支抗洪抢险小分队,对有水库、地质灾害村要建立30人以上的抢险队伍,准备好抢险物资,做好抢险预案;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增强防汛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突发问题,力争20xx年汛期安全。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把防汛抗洪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镇里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民兵应急分队。每年初,该镇与各村(社区)签订防汛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责任分工,切实做好应对突发汛情的各项准备措施,并实行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该镇还积极举办防汛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辖区内小型水库、山塘的巡查、排查和值守,确保安全度汛。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简报37月10日晚上,xx县xx乡召开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会议精神,分析xx乡当前形势,就下一步防汛抗旱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全力以赴打好、打胜防汛抗旱仗。党政班子成员、科级干部、驻村干部、全体村干部8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乡党委书记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相关指示和会议精神,并对当前防汛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村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全乡上下要做好充足准备,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安排,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措施落地。一要做到防汛宣传到位。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等形式,讲清楚本轮强降雨天气的危险性,积极动员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户提前撤出住所,确保人身安全。二要动态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各村要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掌握的情况,把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抓到人,随时关注,发生情况及时向乡上报告。三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各村要对往年容易出现坍塌、滑坡的崖体采用铺地膜、疏通水路的方式降低影响。四要及时疏通水路。各村要全力疏通通村路主干道、村内巷道、房前屋后的水路,确保排水通畅。五要保障应急物资的储备。对防汛物资储备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排障,确保手电筒、雨靴、救生衣、编织袋等常用物资储备充足并能够正常使用,切实做到“有备而战”。会后,各村就防汛抗旱工作召开村“两委”会议进行再安排部署。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简报4抗旱防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保民生、保发展、守底线的重要工作。为应对当前持续高温干旱天气,xx镇提高警惕,多措并举、主动防御,扎实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安全生产、夏收等受干旱天气的影响。明确职责,全面落实抗旱防汛责任制。镇党委及时召开镇村两级会议,启动镇村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要求各村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包村领导干部、村干部层层抓的工作格局,确保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到位。扎实巡查,全力排除安全隐患。结合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镇村两级河长、林长扎实开展沿岸沿渠、林木管护巡查,对主要泄洪道桥排水不畅、枯树树枝淤堵、栽植林木灌溉成活等重点工作开展大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抗旱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主动搞好技术服务,查看旱情。加强与水利、电力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用水效益最大化。强化宣传,提高抗灾避险能力。通过召开群众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