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表弟的作文写表弟的作文篇1我的表弟叫陶祥,姨妈说:“他一生下来,全家就发现他是个音乐迷:喝奶时要听音乐,睡觉前要听音乐,连撒尿的时候也要听音乐……要不,他就会大喊大闹。”记得在他六岁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迷上了手风琴,闹着要姨爹给他买。当父母给他买回一个崭新的、鲜红色的小手风琴时,他兴奋地蹦着跳着,拍着手叫:“啊,我有手风琴了!我有手风琴了!”那模样,仿佛他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从此,表弟开始练习拉手风琴。他不知流了多少汗,却从没叫过苦。记得有一天,我看见他在练习《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支曲子。他左手按键,好几处都要用小指弹,由于人小,弹起来很吃力。他已经练习了很久,可仍然按不准确,不是靠下,就是靠上,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此时,他已是满头大汗,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我走到他跟前,对他说:“弟弟,别再练了,休息一会儿吧!”可他抬起头来,笑着说:“只有功夫深,铁棒才能磨成针!我不累,就快练成了,不能松劲儿!”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我既心疼又佩服。过了不久,表弟终于练成了这支曲子。后来,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演出呢!回到家里,他激动地对我说:“其实,每当我演奏这支曲子时,我都仿佛觉得自己正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自由地奔跑。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群群牛羊就在我的身边。瞧,这就是我那热爱音乐的小表弟。到现在,他的手风琴已经从小到大换了四个了。在他的眼里,手风琴是他最好的伙伴,在他的心中,音乐是他快乐的源泉。写表弟的作文篇2我的表弟是一个既顽皮又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一天中午,妈妈在厨房里做饭,表弟躺在沙发上看画报,我回到家,妈妈说:“张荟,你没事儿,帮我把这碗青豆里的沙子挑出来。”我觉得挺新鲜,便挑了起来。我想一拉一拉地把豆挑出来,沙子留下扔了就行了。于是我认真地挑着好豆,过了好丰天,才挑出一把豆子。我有些不衬烦了,表弟看见我愁局苦脸的样子问;“妞妞,怎么啦?"我不衬烦地说:“挑豆里的沙子可真难,丰天才挑出一把。”表弟听了以后神秘地眨了眨眼说:“让我忽个办法。”他一边盘腿坐在沙发上,学着“一休”的样子,眼睛一闭,用手指蘸着唾沫,在头顶上画着团圈,看他那个样子,我哈哈大笑,怨:样于挺像“一休”,看你能不能真像“一休”那样聪明,想出挑沙子的好办法。忽然,他眼晴一睁,从沙发上跳下来说:“有了!”我焦急地说:“什么好办法?”“你的纱巾呢?给我。”我望着他那充满信心的眼睛,把纱巾给他,好奇地跟着他,挑沙子要纱巾干什么?只见他搬来一个小方凳子,他把我的妙巾平铺在凳子面上,接看把碗里的豆子倒一点在凳子上,然后稍徽把凳子平稳地晃几下,再一歪。光溜溜的青豆都滚到了凳子旁边的盆里了,纱巾上留下了一点坏豆子和沙子。表弟把妙巾裹起来在段其上抖掉沙于,再平铺在莞于土,再倒豆子……就这样,一碗豆于不一会就挑出来了。我问表弟怎么忽出来的?他说:“豆子是圆的,可以滚动。沙子石头坏豆子有棱角,又沉,摇凳子、歪凳子,青豆会滚下来。而沙子什么的就留下了挂在纱巾上。我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表弟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你行吗?”我不好意思地说:“就你好。”表弟做了个鬼脸怪腔怪调地说:“遇事要多动脑筋嘛!”我的表弟就是这么一个顽皮,爱动脑筋的孩子。我很佩服他。写表弟的作文篇3在我童年伙伴中,和我玩得最好的要数表弟了。表弟和我同年同月生,他比我小18天,可在我们懂事时他就比我高半个脑袋。前几天学校搞体质检测量体重,他竟重我5.5千克!看他那个头,真是一位大哥哥!表弟样样都比我行,我总把他当哥哥一样看,跟着他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一次,表弟夸口能用绳子锯掉瓶口,我拼死不信。他让我找来一根绳子、一个小瓶,先把绳子放在酒精里浸了一会儿,再捞起来系在小瓶口上,然后点燃小瓶口上的绳子。顿时,一圈绿色的火苗冲起来。当火将近熄灭的时候,他迅速将小瓶倒放进冷水里。就在瓶口被水淹没的时候,只听见“啪”的一声响,瓶口落到了盆子底,绳子真的“锯”掉了瓶口。表弟说这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做的实验,我打心眼里佩服他。表弟鬼点子最多,有将帅风度,伙伴们在一起玩时,他常常充当“大哥哥”的角色。有一次,我们踢足球,比赛双方仍然是村东队和村西队。我们村东的女孩多,常常输。表弟仿佛一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向我们低声发出指令:“只要把对方的强手文希贤‘卡死’,我们就有获胜的机会。”比赛开始了,对方先带球冲向我方阵营。不过还没到禁区,就被表弟抢走了球。因为对方的文希贤被我方的大个子“卡死”了,表弟带球很快冲到了对方大门边。但对方四个后卫把表弟包围了,他无法射门,只好把球传给了李旭月。正当他刚刚脱身时,李旭月便把球传了过来。表弟马上把球拼抢回来,一个大脚,把球稳稳当当地送入了对方大门……比赛胜利了,我们都高兴地谈论是表弟的计策起了作用。多年来,我总是直呼表弟的名字,很少称他为“弟弟”。渐渐地,人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