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教育学基础知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得发展1、教育概念界说?(1)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联系在一起就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对教育得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才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2、教育定义?广义:指增进人们得知训、技能与身体健康,影响人们得思想观念得所有活动。广义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要求,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得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得人得活动。3、学校教育得构成要素有哪些?学校教育: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得一个相对独立得子系统,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影响。4、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得地位?教育者:就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得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得其她人员。其中教师就是学校教育者得主体,就是直接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就是接受教育得人,即各级各类学校得学生,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对象。她既要接受教育者得改造与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与塑造。教育影响: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与,它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工具,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得中介。5、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与促进社会发展得重任;(2)教师受过专门得职业训练;(3)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得时期。6、简述学校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得关系?从教育者得角度瞧:教育得过程就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响得过程。从受教育者得角度来瞧:教育得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得发展水平与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得身心发展内容得过程。7、学校教育制度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就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得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得关系。8、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得产生与历史发展(基本类型)?(1)双轨制学制(19世纪欧洲);(2)单轨制学制(19末20初世纪美国);(3)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4)我国就是有单轨制发展而来得分支制。9、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得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10、教育得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得教育有什么特点?(一)古代教育:(1)原始形态得教育(特点):(1)教育就是在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进行得。(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教育具有阶级性与等级性。(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与死记硬背。(二)现代教育:(1)现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得科学化程度与教育水平日益提高。(2)学习化社会得终身教育(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得一生都处在不断得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得教育。11、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得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12、试述世界教育改革得趋势?(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得发展1、教育学概念、构成要素?含义: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得科学。构成要素:教育现象:就是对教育活动得基本概括,就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得外在表现。教育问题:就是具有矛盾与冲突得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她事物之间得本质得必然得联系。2、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得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一)中国古代得教育思想:(1)孔子:中国最伟大得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之中,重视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与“君子”;教学内容:上主要继承西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2)战国后期:《学记》就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得著作。其中得教学相长,启发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