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课件小学语文课件小学语文课件1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2、交流作者。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三、认字1、读准字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2、开火车认读。3、记忆字形。4、组词竞赛。5、开火车认字组词。四、写字1、重点指导:(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2、学生书写。3、听写。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提问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学生全班交流。二、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教学:(1)齐读第一自然段。(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2、主体部分教学: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三、升华内容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四、课后延伸课后选做题。小学语文课件2教学目标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重点)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课前准备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