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docx
上传人:Ja****20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春期 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docx

“青春期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春期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青春期我与异性交往”主题班会3、表示并不等于卑鄙青春期交往中往往会发生异性向你表白他的好感,此时要告诉学生这是异性交往中很正常的事情,这种表示并不卑鄙的,不要看不起对方,你要学会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拒绝。4、拒绝并不等于绝交当你的表白遭到对方的拒绝,这并不意味着要和对方断交,还应该继续保持正常、健康的交往,此时应当把自己融于集体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尽快调整心态,这样才能心胸宽广,广交朋友,才能立足于社会。(三)友谊与爱情的区别关于男女之间能不能维持友谊,颇多争论。爱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即亲子之爱,异性之爱,朋友之爱。“友谊”和“爱情”都是广泛的“爱情”之一,友谊的基础是良知,恋爱的基础是感情;友谊建立在相互的了解,恋爱往往把对方理想化;友谊是平等的,可以提出坦率的忠告,摒除感情上的一切敷衍,恋爱的感情要求双方合二为一双方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合的交错;友谊是开放的关系,是志同道合,允许其他人加入,恋爱是闭锁的关系,绝不允许第三者加入恋爱是独占的、排他的;友谊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上,对于朋友绝对信赖,恋爱却伴随“不安”,始终为对方态度是否会改变而感到不安。如何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呢?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提出了5个指标,仅供参考:友谊爱情支柱理解感情地位平等一体化体系开放的,可以有多个好朋友封闭的,排外的,必须一对一基础信赖纠缠着不安,很容易吃醋等心境充满充足感充满欠缺感,离开片刻总觉得心里缺了什么在对异性健康幻想的基础上,自然的交往,学会思考、认识和把握自己,恰当处理自己的情感;异性交往用专制的手段加以限制是不起作用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抽刀断水”的负面效应。所以,不要压抑异性交往的欲望,正确认识和理智控制情感,进而达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的目的,这种适度的异性交往将会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四)青春恋情动机:提示:作为警戒,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身上也存在着这些问题:1.变态的竞争心理。中学时期本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求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有部分同学存在希望有很多男生或女生追逐以证明其漂亮、潇洒的“慕虚荣”心理,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心态。2.炫耀心理。部分中学生过早地或不恰当地把谁先找到对象,谁的朋友风度潇洒、超群出众作为炫耀的资本。3.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打算在校期间谈恋爱,但由于周围同学有“成双成对”的早恋“榜样”,因而影响或触动了部分无心向学的同学。有些学生谈恋爱的原因仅仅是怕讥笑为“书呆子”而有失身份,才跃跃欲试。4.自我价值的试探。这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畸形心理。有少数学生谈恋爱并非出于渴望纯真感情的实现,而只是把异性的追求或对异性的追求作为体现自己能力和试探自我价值高低的一种手段。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中学就谈上朋友,说明自己有本事。5.寻求某种心理安慰。每个人都有孤独无助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别人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此时都充满意义。6.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恋爱的火焰越是遇到障碍越是燃烧得剧烈。结束语:爱的本质是彼此的心灵丰润、健康成长与成熟、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高中生恋爱发生的基本动机是情感交流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途径有许多,这种“谈恋爱”的游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动机的目的,但不是最佳的选择。参考附录:一份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金昌市市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恋爱的动机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①高中生把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等同于爱情者占42.08%,如“觉得他(她)好”、“总希望看到她(他)”、“控制不了与他(她)的相处”等。这是把青春期异性的自然吸引当作爱情的典型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异性神秘感消失,这种“爱情”即告结束;②青春期焦虑是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由于高中时期学习任务繁重,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为了缓解这种不良心理37.53%的高中生选择恋爱来寻求理解、安慰、保护、帮助,如“他(她)特别理解我”、“与他(她)在一起特开心”、“心情不好可以得到安慰”等。这些学生一旦安全的需要从别的途径得到满足,这段“爱情”就会终结;③高中生由于学习、家庭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受挫而选择恋爱得以缓解或抚慰者占17.14%,如“与父母谈不拢,但他(她)理解我”、“班上我一无是处,他(她)却是我的抚慰者”等。这些恋爱者一旦外界的压力消失,“爱情”的原动力消失,“爱情”也随之消失;,当前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