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扩大消费的思考扩大消费的思考摘要变经济危机为战略机遇,率先将杭州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为以消费为导向,出口、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有利消费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心理环境,使杭州的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便于消费。挖掘和培育杭州消费新热点,创造和引导新的消费人群、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促进杭州经济提速和增效。与时俱进,动态观察和研究,探索形成杭州特色的消费总体思路。关键词经济危机消费热点消费思路作者简介:韩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5-196-02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借鉴“罗斯福新政”,积极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恢复和保持经济的增长。我们不反对这一权威观点,但同时认为,从杭州实际出发,更应该把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转化为难得机遇,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走出消费拉动的新路子。一、树立消费新理念客观审视我市消费市场的问题,充分认识消费拉动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消费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最不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但是消费拉动也有见效慢,牵涉面广的特点,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我们必须客观判断,虽然我市近年来消费品市场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城乡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协调和平衡。农村消费相对疲软。二是购房热、股市热及基金热使消费分流。我市仅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一项达上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金融危机影响下,这些钱都深陷其中,极大地影响了消费信心和实力。三是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弱势群体消费制约明显。四是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过快带来负面影响。从经济形势发展来看,在一定阶段这一现象还将持续存在;五是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总体规模仍偏小。消费领域狭窄,消费档次较低,消费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国际国内商贸巨鳄抢滩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六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消费环境有待改善。“问题豆芽”、“柠檬黄窝窝头”等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在我市依然时有发生。刺激消费必须考虑经济环境、消费心理、市场秩序、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还将要走过漫长和艰辛的路程。二、创造消费新环境首先要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今年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7%,较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运行。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呈回落态势,2013年下半年度,浙江省消费意愿指数为95.13,继续运行于“悲观”区间。因为受到收入增长预期下降和生活成本较高的结构性矛盾影响,杭州地区收入信心指数偏低。折射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感到迷茫、消费意愿大幅降低的心态。当务之急要稳定股市和房市。特别是房市,不仅产业关联度高,在我市经济运行中起到重要联动作用;而且也对直接影响其他消费意愿。统计显示,今年1-2月,杭州市区除经济适用房以外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这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消费市场影响的体现。要认真执行我市房产新政24条,跟踪了解新政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同时也要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重点解决两个“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居民的收入决定购买力,购买力决定消费。要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特别是要增加城市低收入者、农民和农民工的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确保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提高,确保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要积极宣传和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要改变固有的“量入为出”的消极消费观,鼓励消费,鼓励适度超前消费,引导群众消费意愿向新的热点聚集。要运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让群众乐于消费。其次要完善社会民生保障。据对全国10个城市3000户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意向的调查,居民最关注的前三个问题是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失业与就业,关注率分别为87.0%、81.8%、68.1%。当前国民在消费心理上普遍存在的障碍就是缺乏对就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预期,从而大大降低了消费愿望。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这些问题始终是我市民生为先、和谐发展的主题,也是制约群众大胆消费的瓶颈问题。要通过实施《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和《杭州市基本养老保障办法》;深化“春风行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加强再就业培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名校(名园)集团化办学,加强城乡中小学互助共同体建设,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妥善解决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问题等工作,使我市社会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发展。最后要加强市场秩序监管。改革开放30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