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灵慧****8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的污染。2、班级与班级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竞争给我们带来_________。3、父母做那么多事,很_________。我们都爱父母,也想为他们_________。4、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我们要养成_________的好习惯。5、我们是班规的制定者,也应该是班规的_________。6、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_________。7、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是对眼睛的_____________。8、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_________,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_________,表达了人们多样的_________。9、我国是一个_________大国。10、在购物过程中,我们要有_________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看电视()小时左右,应把视线转向稍远的地方,或闭会眼睛稍作休息。A.一个B.半个C.两个D.三个2、下列不能体现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是()。A.空调的使用B.电动车的普及C.杂交水稻的诞生D.智能手机的使用3、自己说话算数只能靠()A.有人监督B.自觉C.随意作保证不考虑后果4、为了杜绝浪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把饭菜都打包回家,然后再扔掉B.晚上关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开灯C.洗手抹香皂时,关掉水龙头D.使用一次性筷子5、“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是在说()的美德。A.节俭B.诚信C.友善6、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青少年应该()。A.不用理会B.成为继承人,将艺术传承下去C.嫌弃民间艺术,让它更快地衰落D.努力学习,民间艺术和自己没有关系7、关于浪费,下面哪个观点正确()。观点一,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观点二,我们小孩也要养成不浪费,节约的好习惯C.观点三,这些是我花钱买的,浪费一点和别人没关系8、当父母拒绝我们不合理的愿望,我们应该()。A.理解父母B.勒索低年级同学C.要求父母必须买9、吃寿面的风俗主要寄托了()的祝贺。A.长辈对晚辈B.晚辈对长辈C.小孩对小孩10、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文具撒了一地,她是属于()行为?A.欺负B.帮助C.友好D.团结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关心别人、小气的人往往找不到好朋友。()2、有些废弃物,不是它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再利用它们的方法。()3、过量、过渡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4、在选班长时,小娜的好友王明将票投给了张芳,小娜很生气。()5、“缺帽勿买靴”是告诉我们缺什么买什么。()6、分类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可以进行再利用。()7、我们要倡导人们过绿色低碳的生活。()8、泡泡糖吃完后应该用糖纸包起来再扔进垃圾箱。()9、我们坚持对别人说话算数,对自己就无所谓了。()10、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四、连线题。(共10分)1、把地方与相对应的民间艺术连起来。北京皮影陕西京韵大鼓东北舞狮广东秧歌江苏苏州刺绣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怎样合理规划课余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球变暖会导致哪些影响和伤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