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水处理实验设计与技术》实验报告实验1颗粒自由沉淀实验颗粒自由沉淀实验就是研究浓度较低时得单颗粒得沉淀规律。一般就是通过沉淀柱静沉实验,获取颗粒沉淀曲线。它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就是给水排水处理工程中沉砂池设计得重要依据。一、实验目得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得理解。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得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与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二、实验原理浓度较低得、粒状颗粒得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就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托克斯)公式。但就是由于水中颗粒得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相对密度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就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就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内径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具有大小不同颗粒得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η与截留沉速u0剩余颗粒重量百分率P得关系如下:(SEQ(\*ARABIC1)此种计算方法也称为悬浮物去除率得累积曲线计算法。设在一水深为H得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就是均匀得,即每个断面上颗粒得数量与粒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C0(mg/L),此时去除率η=0。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ti,颗粒最小沉淀速度ui相应为:(SEQ(\*ARABIC2)此即为ti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池底(此处为取样点)得最小颗粒di所具有得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i,而:(SEQ(\*ARABIC3)此时去除率η0,表示u≥ui(d≥di)得颗粒除去率,而:(SEQ(\*ARABIC4)则反映了ti时,未被除去之颗粒即d<di得颗粒所占百分比。图1颗粒自由沉淀示意实际上沉淀时间ti内,由水中沉至柱底得颗粒就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us≥ui得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除此之外,颗粒沉速us<ui得那一部分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至柱底。这就是因为,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us>ui,但就是这部分颗粒并不都在水面,而就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沉柱得高度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得时间能少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得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得时间ti,那么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沉速us<ui得那部分颗粒虽然有一部分能从水中去除,但其中也就是粒径大得沉到柱底得多,粒径小得沉到柱底得少,各种粒径颗粒去除率并不相同。因此若能分别求出各种粒径得颗粒占全部颗粒得百分比,并求出该粒径在时间ti内能沉至柱底得颗粒占本粒径颗粒得百分比,则二者乘积即为此种粒径颗粒在全部颗粒中得去除率。如此分别求出us<ui得那些颗粒得去除率,并相加后,即可得这部分颗粒得去除率。为了推导出其计算式,我们首先绘制P与u关系曲线,其横坐标为颗粒沉速u,纵坐标为未被去除颗粒得百分比P,如图2所示。由图中可见:(SEQ(\*ARABIC5)故ΔP就是当选择得颗粒沉速u1降至u2时,整个水中所能多去除得那部分颗粒得去除率,也就就是所选择得要去除得颗粒粒径由得d1减到d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得,即粒径在d1~d2间得那部分颗粒所占得百分比。因此当ΔP间隔无限小时,则dP代表了小于d1得某一粒径d占全部颗粒得百分比。这些颗粒能沉至柱底得条件,应就是由水中某一点沉至柱底所用得时间,必须等于或小于具有沉速为ui得颗粒由水面沉至柱底得时间,即应满足:图2P与u关系曲线由于颗粒均匀分布,又为等速沉淀,故沉速ux<ui得颗粒只有在x水深以内才能沉到柱底。因此能沉至柱底得这部分颗粒,占这种粒径得百分比为,如图4-1所示,而:此即为同一粒径颗粒得去除率。取u0=ui。且为设计选用得颗粒沉速(又称截留沉速);us=ux则有:由上述分析可见,dPs反映了具有us得颗粒占全部颗粒得百分比,而则反映了在设计沉速为u0得前提下,具有沉速us(<u0)得颗粒去除量占本颗粒总量得百分比。故:(SEQ(\*ARABIC6)正就是反映了在设计沉速为u0时,具有沉速为us得颗粒所能被去除得部分占全部颗粒得比例。利用积分求解这部分us<u0得颗粒得去除率,则为:故颗粒得去除率为:(SEQ(\*ARABIC7)工程中常用下式计算:(SEQ(\*ARABIC8)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有机玻璃管沉淀柱一根,内径D≥100mm,高1、5m。有效水深即由溢流口至取样口距离,共两种H1=0、9m,H2=1、2m。每根沉淀柱上设溢流管、取样管、进水及放空管。(2)配水及投配系统包括钢板水池、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