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渠江广安(四九滩~丹溪口)航运建设工程新东门作业区一期工程施工Ⅱ标(陆域工程)强夯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4-1-2、试验目的经过强夯试验提出合适的夯击能、夯点距离、夯点布置、两遍点夯的间隔时间、满夯遍数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3、试验地段选择试段位置选第第二根轨道梁基础。4、夯点的布置强夯试验施工原则上是逐渐缩小夯点距离,即夯点逐遍加密。本实验中夯点试验数为3排共计15个夯点。具体布置见实验区夯点布置图。5、工艺流程试验采用履带式强夯机,强夯钢锤16.8T,夯击能3000KN.m。工艺流程见下图:填平夯坑两遍满夯填平夯坑第三遍强夯填平夯坑第二遍强夯第一遍强夯移到位测放夯点6、地基强夯加固要求强夯处理地基要求容许承载力不应低于300kpa。7、技术参数根据本工程加固参数要求,采用3000KN.m强夯能级施工;满夯采用300KN.m强夯能级施工。主要施工参数如下:7.1、夯击遍数:点夯三遍。满夯二遍。7.2、点夯:点夯夯击能量暂定为3000KN.m,点夯夯击次数定为4-6击,若达不到收锤标准,则推平场地,在原点继续夯击,直到达到收锤标准。强夯收锤标准为:A、3000KN.m能级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现大的隆起;C、不应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7.3、满夯:满夯夯击能量暂定为300KN.m,满夯夯击次数定为1-2击,满夯锤印彼此搭接35cm(布点方式见附图)。7.4、固结时间周期:两遍夯击之间的空隙水压力消散时间视填土土质情况确定。由于现场地基为块石回填地基,渗透性很强,且地下水位在强夯加固深度以下,暂定为可连续夯击,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8、强夯施工8.1、施工程序⑴对于整平的场地测出其平均标高,以作为强夯后测量场地的平均沉降量的基准数。⑵根据测放的点线,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夯点布置。夯点位置要清晰、准确,以便夯锤对位及量测夯击后的锤位偏差值。锤位偏差不得超过5cm.若发现偏差过量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每个夯点都要编号,记录员要对号进行记录,不能错号,不能漏夯和重夯。⑶夯击作业: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遍施工,先夯后满夯施工时应做到,1)每一锤在正式提升前,要准却对准锤位;2)每一锤都有提升到设计要求的高度;3)锤落下后,如夯坑底有倾斜,当超过20度时,要用土将坑底补平,才能进行下次夯击;4)每个夯坑的每一击,都有记录下沉量;5)当施工场地及夯坑由于降雨原因积水时,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待水排干后,才能填坑。6)夯击过程中,如遇到基土含水量过高,形成”橡皮土”,或夯坑周边隆高过大等异常现象时,应停止作业,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7)点夯施工收锤控制标准:A.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不小于设计数;B.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或沉降差要小于设计的要求值;8)每夯击完一遍,要用新土或周围土将夯击填平,并测出本遍场地的平均标高,求出沉降量;9)夯坑回填时需用推土机等略加压实,并稍高于附近地面,以防止坑内填土吸水过多;10)回填土时,需注意块石料于细粒料的合理搭配,避免石块架空现象;11)相邻两遍的间隔时间,要符合根据空隙水力消散要求的设计天数;12)最后一遍满夯完成后,应准确测定场地的平均标高(按既定的网格定点测量),再求出场地的最终平均沉降量。该沉降量中要注明由场外运进的土石方量及其在击实后的平均厚度。13)对于整平测出其平均高,以作为强夯后测量场地的平均沉降量的基准数。8.2、单点强夯施工在单点强夯施工前,根据设计原则,绘制夯点布置图。单点强夯施工步骤如下:⑴夯击就位,夯锤对中。⑵测量、记录夯锤锤顶标高。⑶提升夯锤至预定高度并使夯锤自由下落。⑷测量夯锤锤顶标高(夯沉量测量),填写原始记录。⑸重复(3)、(4)步骤,直至夯沉量达到设计要求收锤标准。⑹单点夯击完毕后并移至下一夯点。按上述步骤完成所有的点夯作业,各遍点夯施工夯机的先后顺序应根据现场夯击、补土等具体情况确定。补土施工应在点夯施工过程中间时进行,所需土石方由甲方运至指定地点后,用推土机入夯坑内。2.4满夯施工点夯施工完毕后,推平/回填夯坑,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施工9、强夯效果的检测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当地检测的具体要求,采用相应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检测数量由相关的检测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确定。10、施工进度安排11、主要施工机械强夯工程配备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