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docx
上传人:元容****少女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docx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不妨看看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以下仅供参考!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jìngmìqīliángménglóngdégāowàngzhòngbàoyuàndǒuqiàojuànliànqǐnbùānxí二、按要求填空。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思潮()()别有()()()()欲聋汹涌()()()()可亲可见()()()()大物()()匆匆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4分)虽然……但是……宁可……也不……尽管……还是……1、阎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说出李大钊。2、()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3、我们()有些意见分歧,最后()统一了认识。4、选词填空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国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三、日积月累(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五、阅读与理解(21分)(一)课内阅读(8分)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第一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2分)3、从文中画线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13分)鲁迅先生记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惊奇)。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