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中物理热学物态和物态变化全部重要知识点.pdf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用版高中物理热学物态和物态变化全部重要知识点.pdf

通用版高中物理热学物态和物态变化全部重要知识点.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中物理热学物态和物态变化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能够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C.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内能一定不增大答案:B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能够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正确;B.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算出的是分子占据的空间,B错误;C.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C正确;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温度不变,因此其内能不变,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力做功的多少与分子移动的路径有关1C.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者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均可称为毛细现象D.通中浑浊的泥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沙下沉,上面的水变清,泥、水自动分离,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解析: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分子撞击引起的,反应了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A错误;B.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B错误C.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者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均是毛细现象,C正确;D.泥水分离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B.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D.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A.因为不同物质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不同,可能表现为引力也可能表现为斥力,所以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A不符合题意;B.针浮在水面,是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B不符合题意;2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由于云母片导热的各向异性,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晶体,C符合题意;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滴会收缩成标准的球形,D不符合题意。故选C。4、石墨是碳原子按图甲排列形成的,其微观结构为层状结构。图乙为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单碳层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概包含大约三百万层石墨烯。石墨烯是现有材料中厚度最薄、强度最高、导热性最好的新型材料。则()A.石墨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B.碳原子的直径大约为3×10-9mC.石墨烯碳原子间只存在分子引力D.石墨烯的熔解过程中,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答案:D解析:A.石墨中的碳原子是运动的,A错误;B.由意义可知单层的距离为1×10−3푑==3×10−10m3×10−6且层与层之间有间距,B错误;3C.石墨烯碳原子间不仅存在分子引力,同时也存在分子斥力,C错误;D.石墨烯是晶体,在熔解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D正确。故选D。5、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绝对湿度一定大B.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C.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D解析:A.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汽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受到越潮湿,故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但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故B错误;C.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要保证压强不变,分子单位时间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必减少,故C错误;D.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故选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