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圳创业故事分享【多篇】【概述】深圳创业故事分享【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激荡四十年:华为、腾讯、比亚迪的深圳创业故事篇一时针拨回40年前。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的呼声和力量逐渐积聚,“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宝安县正式被设为“深圳经济特区”。从此,深圳这座新生的城市,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突围向前。1982年,深圳率先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同年,深圳蛇口竖起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标语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圳的满血拼劲,更是这座城市开始追求卓越与前沿的淋漓体现。那时候的人们恐怕不曾想到,二三十年后,以华为、比亚迪、腾讯为代表的大批量世界级民企开始在深圳群体性崛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永远忘不了自己当初为何创业在深圳:“1987年,这里出台的18号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18号文件,我不会想要创建华为。”1987年,任正非靠着倒买倒卖空分电话交换机,在深圳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有了原始积累后的任正非开始思考更多可能,他清楚地看到,90年代中国通信市场几乎完全被欧美主流厂商占据,国产设备没有任何发展空间。而不夸张地说,倘若长此以往,一旦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这样的通信网络百害无一利。于是,1990年,任正非下定决心自主研发,他从一台只能容纳500个电话用户的HJD48交换机开始,到成功研发C&C08万门机、C&C082000门交换机,很快横扫了中国电信市场。大获成功后,任正非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成立了华为研发中心和知识产权部,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技术立身。1998年,华为一口气从全国招了800名毕业生,1999年,又是2000名毕业生南下深圳,参考《华为30年》里的说法,华为当时曾在高校招聘会上放出豪言,“工科硕士我们全要,本科前十名也全要!”他们甚至会混进Top10高校的男生宿舍,逢人便问:“同学,找到工作了吗?”2000年,硕士在华为的月薪已经能达到8800元,还有几万十几万的年终分红,为了留住人才发展技术,任正非甚至不惜长期借贷高利贷。连工厂就在附近的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都忍不住抱怨:“华为的任正非,公司就在隔壁。我们很多同事都辞职去了华为,说能拿到两倍薪水。”一面是深圳开放大环境的鼎力支持,一面是任正非“让搞技术的人先赚钱”的经营理念,顺理成章地,1995年后,华为的营收开始每年翻倍增长,他们研发了全球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交换机,迎来了相当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期。与之相对的,是另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刚刚起步。他的名字叫马化腾,他当时的心情,像极了十年前的任正非。1998年创办腾讯之初,马化腾只是想竞标广东电信的即时通信系统,当时的招标金额90万元,在那个年代算笔不小的数字。遗憾的是,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没能中标,为了不让努力白费,只能决定亲自经营这项业务。可越往后研发与试验,钱的问题就越发变得迫在眉睫。幸运的是,彼时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开始与一个重要平台密切联系在一起,很多国内外人士都是通过这个平台第一次关注到深圳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个平台,就是创立于1999年的“高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那一年,首届高交会盛况空前,4000多个项目登上交易台,成交项目1459项,成交总额达65亿美元,吸引了境内外1100多家大媒体前来采访,俨然成为了深圳市新的名片。而成交的1459个项目中,其中之一就是腾讯,28岁的马化腾一战成功,融到了220万美元。至今,马化腾仍会时不时地感怀那次盛会:“我们曾为凑出必须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甚至试图卖掉我们的QQ软件,幸运的是,借助深圳第一届高交会,我们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这才加快了创新步伐,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就此,腾讯开始了飞速发展。每年一届的高交会,也渐渐凭借强大的资源聚集和调配能力,成为了我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在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承担起了角色。与高交会一起助力深圳经济发展的,还有1995年我国确立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深圳市是这一战略最早也最积极的践行者。当时,深圳和所有内地城市一样,都存在着企业缺乏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且甚至,根本没有动力。于是,深圳政府重拳出击,出台了一系列大手笔引导政策:比如,鼓励企业申报自建研究机构,申报后立刻获得500万补贴;第二年更多企业前来申报,条件也上升到企业需要有符合资质的研究人员;第三年,要求又提高到得有具体研究项目;第四年,再提出要有项目前景预测和市场调研分析……以此类推,引导企业主动进入自主研发与创新的良性循环。王传福,就是在那时决心创业,1995年,他开始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包了个旧车间,整日里敲敲打打,创立比亚迪,研发电池。在政策激励下,很快,1997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