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共筑美好家园征文700(七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共筑美好家园征文700篇一据报道,山西省有11个市,76个县,175。71万人受灾,284。96万亩农作物被毁,1。7万余间房屋倒塌,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好在通过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度过了这场浩劫。这其中不乏许多仁人志士,还有党,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做法正印证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品质。放弃面对如同猛兽般洪水的肆虐,原本滋润人们心灵和土地的雨水已悄然无息,它再也控制不住它的洪荒之力,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农作物受灾,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那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源也被大量污染,甚至山西引以为傲的煤炭资源也惨遭毒手。更加惨绝人寰的是:百姓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许多孩子都成了孤儿。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又岂是自然因素?其中不乏人为因素,如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还有城市化的发展,排水能力下降;亦或者是因为山西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过往又没有发生如此之大的灾害,人们可能对此有了些许的放松,所以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人们猝不及防,对此我们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也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洪涝灾害而言,它伴随的主要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遇到,首先要保持沉着冷静,向较为安全的地带撤离,不能选择在滑坡的上坡和下坡;其次,逃跑时又要向两侧跑,但如果情况紧急,无法转移时,可以靠近结实的障碍物进行躲避,或者迅速抱住当地的建筑物或树木等固定物体;最后,当转移安全地带时要及时与周围人员取得联系,如若有人受伤,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因此,我们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能力,同时要铭记历史的教训,正如汉书·成帝纪所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只有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共筑美好家园征文700篇二灾难的发生,凝聚着哀伤,承载着悲痛,令我们无法忘怀。修补灾难自古以无情著称,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都无法避免。2008年汶川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最大的灾难,其破坏程度最强,波及范围最大,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损失惨重。一夜之间,城市、村庄变成废墟,躺在废墟中血肉模糊的人们,惊慌失措的孩子们,千千万万担惊受怕的群众,令人为之担忧。自然灾难无法避免,但因人为而造成的灾难更让我们痛心。2014年8月27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发生山体滑坡,导致6人死亡,22人受伤,两个村民小组家被掩埋,家园被毁,亲人失散,这无疑是悲痛的。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1557人遇难,284人失踪,1824人受伤。灾区人民被废墟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挣扎,他们的痛苦和呻吟令人揪心。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数以万计的伤亡,这就是灾难,迅速而又猝不及防。灾害的频发是在向人类警示,不要为了一己私欲而无节制地破坏自然,不要让蓝天变得黯然失色、浓烟滚滚,不要让大地变得荒芜、千疮百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要让它成为真实的写照。世界皆有因果,凡事皆有轮回。请那些破坏者停下脚步看看,看看在你们的破坏下,大自然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已非:一棵棵大树倒下,一条条河流干涸,沙漠面积扩大,野生动物濒危,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温室效应已波及全球,许多消失已久的病毒再次出现。生态已失衡,我们的家园变得岌岌可危。灾难给人们带来伤害,但也磨炼了人们的意志。天地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位中华同胞都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尽绵薄之力,贡献出自己的心意和真情。救援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顾黑夜白天竭尽全力去抢险。我们无法规避灾难,但我们可以预防灾难的发生。种植树木,保护水土,提高防范意识,细心观察。地震前动物会乱叫乱闹,做出一些不寻常的行为来提醒我们。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些防震减灾知识,不要靠近高大建筑,到空旷的田野中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我们在灾难面前就不会再那么渺小,在灾难面前也不会低头。让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共筑美好家园征文700篇三古人认为宇宙之中唯有天地人三物。天地为一体,人则生存在天地之间,但人类妄想取代天地的位置,肆意破坏自然以我独尊,终于大自然进行了无情的报复:海啸、地震、台风等接踵而来,让人类不得不自我反省,为自己的生存求得自然的原谅。修补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如其来的地震顷刻间将温馨的家园夷为平地;2020年爆发的历时三年都没有解决;2021年郑州洪水淹没数千人。这些灾害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类保护自然、防灾减灾。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