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全诗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全诗翻译赏析.docx

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全诗翻译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全诗翻译赏析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全诗翻译赏析2021-11-0106:00:01小编:admin避地司空原言怀李白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伦。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太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⑴一统志:司空山,在安庆府太湖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山极高峻。山半有洗马池,即古司空原,李白尝避地于此。太平寰宇记:司空山,在舒州太湖县东北一百三十里。⑵左传: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太白借用作晋朝南渡兵力不竞解。⑶晋书: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论曰: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太白乐祸之论盖本于此。梁书:高诅睹海内方乱,有匡济之心。⑷曹植诗:“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太平寰宇记:皖水。在舒州怀宁县西北,自寿州霍山县南流入,经县北二里,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谓之皖口。一统志:皖水在潜山县北,下流会潜水,经府城,西达大江。⑸江南通志:太白书堂,在太湖县司空山,李白避地于此,有“卜筑司空原”之句。⑹韵会:“将,与也。”唐六典注:霍山,一名天柱,在舒州怀宁县,自汉以来为南岳。通典:舒州怀宁县有灊山,一名天柱山。方舆胜览:天柱峰,在皖山,高三千七百丈,周三百五十里。山东有瀑布。汉武帝尝登此山,即司元洞府,九天司命真君所主也。江南通志:天柱山,在安庆府潜山县,与潜山连,其峰最高,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屹然为尊,道书谓之司元洞天。汉武帝尝登封于此,以代南岳。山有魏左慈炼丹故迹。⑺九江,在浔阳。⑻长杨赋:“玉衡正而泰阶平。”⑼江淹别赋:“炼金鼎而方坚。”李善注:“炼全为丹之鼎也。”⑽广雅:“日御谓之羲和。”陈子昂诗:“还丹奔日驭,却老饵云霞。”⑾河津,谓天河之津。⑿王乔有三:一是上古之仙人,或称王子乔,或称王乔,楚辞中累引之。一是周灵王之太子晋,亦称王子乔。一是后汉时河东人,为叶县令者。⒀玉天,道家所谓玉清境之天,天宝君所治,即清微天也。又王绩诗:“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翻译:南风自古以来都在一刻不停的呼啸,豪杰圣人仍在做着治理国家的思考。然而西晋末年一代名将刘琨和祖逖,经常在雄鸡报晓时候起来练习武艺。他们都有匡扶晋室收复国土的决心,终究还是被朝廷陷害成为获罪之人。我和他们虽遭遇相同但结果不一样,我沿着皖河水边漫游饱览潜山风光。最后选择禅宗道场司空山筑屋定居,这里与三祖寺天柱山北面遥遥相邻。雪晴时这里可以映照万里之外月光,云开时这里可以沐浴九江之域春风。等到有一天灾难过去天下太平之时,就把这里作为远离朝廷的托身之所。我在这里要把全部家产用来炼仙丹,吞下仙丹使自己容貌鲜嫩永远年轻。我希望的就是得到长生不老的妙术,最终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真实自然。我可以驾驭太阳去蓝天上欣赏美景,我可以攀摘星星到银河边嬉戏游玩。跟随着神仙王乔乘云游雾一起去吧!到时我将成为玉皇天宫的长年宾客。名句: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春,诗人避居宿松时。这两句写初春景色——雪停了,天晴了,月光皎洁,普照万里;浮云散尽,显现出九江一带的大好春色。似在写景,实有所寓。时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牵连,他希望政治清明,雪霁月明,自己化险为夷。这首诗的主旨亦在于此,然而终不免流夜郎。简析: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唐肃宗至德元载),李白因永王李璘兵败受累,避居于佛教名山司空山。在司空山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写下了舒州司空山瀑布和避地司空原言怀等作品。在避地司空原言怀一诗中描绘了司空山气势磅礴的山云图,表达了赞美山景之情及出世求仙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