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小学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小学语文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镜泊湖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读书能力。教时:第2课时课前准备:根据第3自然段内容,制作景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写景的课文,今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镜泊湖的奇观。二、学习第一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镜泊湖的美丽景色,重点描述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2、课文在开头就描写镜泊湖的奇观吗?(课文在开头先讲述了镜泊湖形成的传说)3、指名学生对照关键的词语复述镜泊湖形成的传说。(住着、只要……便……、忌妒、争执)4、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很是动听,当然这是神话,不是事实,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好镜,倒是事实。接着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去欣赏镜泊湖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三、学习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2、既然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样来写具体的呢?3、出示文字投影,让学生摆放。峭拔的山岩自然朴实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镜泊湖景色一望无际的林海峰峦直插湖中如屏似壁美不胜收绮丽多变峰峦退避三舍形成水湾湖心石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4、出示投影填空:A.镜泊湖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的山岩,()的湖水,()的花树,()的林海。B.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湾,湖心石岛(),湖中倒影(),真是()。要求:A.轻声朗读,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B.自己想象美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填空,写出镜泊湖的景色特点。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这是静态描写。四、学习第三、四段1、看录像:瀑布(借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2、出示课后练习思考题,自学课文。(两组同学分别自学两个部分)①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讲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之间的关系。②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这样的奇观是因为有哪几方面的条件?(要求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并用心记住。等会儿老师作游客,你们作导游,看哪一组哪一位导游介绍得最好。)3、指名学生上台作导游介绍吊水楼瀑布。(听众假设为爸爸和爷爷,要求介绍既能精炼,又能通俗易懂。)(以下问题教师引导激疑或让学生质疑时相机导出)听说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风景区的著名景点,那它有多少宽多少高啊?(宽大4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较一下,形象地说出来呢?这样大的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很难想象,哦,这儿还有一幅图呢,确实少见,可惜没有声音,有了,我要请一位导游来把描述这幅图的一段话读出气势来。(指名读后再分组读,齐声读)听说吊水楼瀑布地处北国,那儿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不是那儿的瀑布都结成冰了呢?这是为什么?小结:你们这一组的导游介绍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谢谢你们的友好服务。听说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长出森林呢?4、指名学生作导游介绍地下森林。(以下问题也是在引导中让学生或教师自己导出)在火山口里能长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长几棵树木还差不多,最多也只能说是地下树林。(直径500米,深100米,7个火山口)既然说是森林,里面的资源肯定丰富,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有树、药材、野生动物)给你这么一介绍,我确实认为地下森林是一个奇观,不过,谷底阴暗潮湿,又照不到阳光,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刚才经过导游们的介绍,我们对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况了解了许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以便在向别人介绍时内容更加具体。5、学习质疑问难。五、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动态美的。六、总结延伸。请同学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写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语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动静结合的美景,看谁举的例子多。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